勿讓一次性發泡餐具“裸歸”
2013-05-02   作者:記者 夏保強/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根據發改委修改的《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一次性發泡餐具將從“淘汰産品目錄”中刪除。5月1日起,被禁14年的此種餐具正式迎來“解禁日”。
  對此,網民普遍憂慮“白色污染”重現、産品安全難保等問題,並擔心此種生産成本低的産品或衝擊可降解餐具市場。不少網民呼籲,此次一次性發泡餐具不應“裸歸”,必須建立科學的行業准入標準、有效的行業監管和健全的回收利用制度,以讓消費者放心,讓環境不受傷害。

  白色污染與安全問題引擔心

  網民“天壇樹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生産、使用、回收等各環節都存在嚴重問題。儘管此次發改委對於解禁的理由言之鑿鑿,但“突然解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仍不免憂心“白色污染”重現。
  網民“琦善”&&,拋開回收利用不當會造成嚴重污染不説,一些企業在生産中還違規添加工業滑石粉、熒光增白劑等不符合國家相關衞生標準的添加劑,給食品安全埋下隱患。
  網民“擎天鼬鼠”也認為,解禁後將主要面臨原料質量難控制,添加劑濫用,使用溫度有限制,回收難等四大難題。

  可降解餐具面臨低成本衝擊

  網民“説史”認為,多年來一次性發泡餐具禁而不絕,主要就是生産成本和進入門檻低。一個非發泡餐盒要20至30克原料,而發泡餐具只需五六克,成本非常低。此次一次性發泡餐具“合法化”,對於可降解餐具市場可能産生較大的衝擊。
  網民“流暢的春”也認為,從2001年始,國家本來要求餐飲行業必須使用“可降解餐具”,但與發泡餐具相比,成本高出十多倍。可降解餐具推行十多年本來就步履維艱,此時對發泡餐具“突然解禁”難免會令其處境雪上加霜。

  監管和回收是關鍵

  不少網民&&,一次性發泡餐具的回歸不應該是一個“裸歸”,應該是讓消費者放心,讓環境不受傷害的回歸。若要實現,一個健全的回收利用制度,一個科學的行業准入標準,一個有效的行業監管體制,缺一不可。
  署名“各有千秋”的微博認為回收體系亟待建立:應按照政府支持、企業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明確發泡餐具回收利用的主管和監督執行部門,研究&&支持一次性發泡餐具回收利用的激勵政策。
  網民“那年大學”也&&,發泡餐具的生産必須盡快&&行業標準,明確行業准入條件,並規範由原料生産到最終成型的一系列環節所應適用的標準,同時要警示、告知消費者。另外,要建立起回收再利用體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解禁發泡餐具過於草率 2013-03-21
部分吉野家餐具基本不消毒廢棄米飯重上桌 2013-03-15
Chopsticks Set餐具組合 融入中國文化的靈動韻律 2012-06-05
國內最大環保餐具企業落戶北京 2011-12-05
媒體揭發泡餐具原料秘密:圖便宜多用洋垃圾 2013-04-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