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強調,銀監會今年將繼續把房地産信貸風險作為監管工作的重點,加強經常性監管和專項檢查。對存在閒置土地和炒地、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産開發企業,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也禁止其通過信託計劃融資。 由於銀行貸款的管控較為嚴格,信託曾經在一段時期內成為房地産開發商獲得資金的最佳方式。不過,未來存在違規行為的開發商,將很難再通過信託方式獲得資金。 在談到房地産貸款的風險時,王兆星稱,房地産信貸風險仍存上升壓力,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一方面,房地産的風險表現在房地産企業負債偏高,近年全國規模以上房地産開發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均在75%左右,截至3月22日已公布年報的上市房企有七成資産負債率上升;另一方面,房地産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也並未得到根本緩解。 除此之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曾被銀行視為優質貸款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風險暴露也在增加。據了解,去年三季度以來,部分地區個人住房貸款違約現象增多,突出表現在高檔房、大戶型貸款違約多。房價高峰時期,尤其是2009年、2010年發放形成的不良貸款較多。此外,個別地區假按揭現象有所抬頭。截至2012年末,個人住房按揭不良貸款餘額為211億元,比年初增加14億元,不良率0.28%,比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 王兆星還談及了銀行存款“衝時點”狀況加劇的問題。一直以來,銀行季末衝存款的衝動就十分強烈,2011年以來表現尤其突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更達到6.11萬億元,僅3月份就增加了4.22萬億元。 對此,王兆星&&,將引導銀行優化激勵機制,將基於日均指標的考核體系真正落到實處,逐步增加對日均數據的信息披露,引導市場和投資者淡化對時點數據的關注,弱化存款“衝時點”的外部壓力。 在談到提高銀行業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問題時,王兆星&&由於銀行資金來源中穩定存款的佔比將呈下降趨勢,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和監管能力將成為一項長期的持續性工作。今後,銀監會將督促銀行加強現金流預測和限額管理,加強融資穩定性和資産流動性管理,充分評估並有效管控表外業務的流動性風險,增加長期穩定資金來源,保持充足的優質流動性資産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