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驅動型投資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力不從心
2013-04-17   作者:  來源:新華道琼斯手機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乏力。但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即使國內生産總值(GDP)數據令人失望,中國仍需投放大量信貸。

    弱於預期的中國經濟增長數據可以説至少是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周一暴跌背後的一個因素。大宗商品投資者必須學着去習慣這一切,因為中國長期的增長動力——信貸驅動型投資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Bernstein Research估計,現在中國每新增人民幣1元的信貸,只能帶動GDP增加0.3元;相比之下,在金融危機前,每增加人民幣1元信貸,就能帶動GDP增加近1元。

    中國經濟需要調整增長模式,降低對空前規模投資的依賴性,更多地依靠家庭消費來驅動。儘管如此,凱投宏觀指出,過去三年消費一直是年初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但今年這一動能有所減弱。

    凱投宏觀稱,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在依靠房地産行業和政府刺激計劃扶持的基建項目,而不是私營領域的投資或家庭支出。

    截至2012年年底,國內信貸餘額佔中國名義GDP的比重達到190%,此後這一比重繼續攀升。一些人認為,中國的債務雖龐大,但基本上都是內債,所以無關緊要。

    但北京大學教授佩蒂斯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這種觀點忽略了資源分配不當問題。考慮到過去國內的投資大多屬於非生産性,而且享有利率補貼,因此一旦信貸增長步伐放緩,許多借款人就會面臨償付能力危機。

    國內投資自上一次銀行業危機以來迅猛增長,由此産生龐大的非生産性資産存量。中國政府目前正努力使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導向型轉向消費拉動型,但這種做法存在一定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M2/GDP高企的直接源頭是信貸高速增長 2013-04-15
信貸規模超預期並未改變流動性趨緊格局 2013-04-12
專家稱信貸虛熱或推高通脹 2013-04-12
M2餘額首超百萬億 專家稱信貸虛熱或推高通脹 2013-04-12
歐央行不應照搬促信貸模式 2013-04-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