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布貿易保護工具"現代化"提案
多項核心內容涉及中國
2013-04-17   作者:記者 張正富/布魯塞爾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經過18個月的評估,歐盟委員會日前發布貿易保護工具“現代化”提案,其中多項核心內容涉及中國。歐盟內部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得以批准,將對中國經濟利益産生重要影響。
  歐委會10日發布的一份聲明稱,“歐委會今日提交了一項提案,旨在根據歐盟經濟當前面臨的挑戰調整歐盟的規則手冊,以解決進口産品的傾銷和補貼問題。”聲明説,這些變化旨在使歐盟的貿易保護為其所有利益相關方更好地服務,包括生産商和進口商;使反傾銷、反補貼工具更有效率,保護歐洲生産企業不受外國企業不公正的競爭,保護其免受因歐盟貿易保護措施而招致的報復。“歐盟的整個貿易保護體系將因此變得更加透明、易於使用。”
  具體來説,提案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首先,提高進口企業對歐盟何時徵收反傾銷、反補貼稅的可預見性,在9個月的貿易調查期結束併發布結果前兩周告知它們歐委會的決定,以減少進口企業的損失。第二,如果歐委會在某貿易保護措施5年期限後需調查是否延長保護期,並決定無需延長的話,歐盟關稅部門將返還進口企業此段調查期內繳納的懲罰性關稅。第三,如果歐洲企業申請對某國産品進行貿易調查可能會引發該國的報復,歐委會將有權自行立案,而無需像目前這樣首先要有來自歐盟企業的申請。第四,通過對來自那些為本國企業提供不公正補貼、扭曲本國稀有原材料市場的國家的進口産品徵收更高的關稅,來阻止它們實施有礙公平貿易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將不再遵守通行的“從低徵稅規則”,即如果傾銷稅幅度小於傾銷幅度便足以消除傾銷對國內産業的傷害,就應從低制定傾銷稅標準。
  歐委會稱,此項提案必須得到歐盟各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發布提案後的3個月為徵求歐盟企業界意見的時間,此後,歐委會將根據業界意見對提案作出修改,並正式提交歐盟各成員國的政府和歐洲議會投票表決,提交的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歐委會貿易專員德古赫特在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希望該提案在明年5月歐盟機構“大換屆”之前由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通過,生效時間最快要到2015年。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歐盟人士認為,歐盟此番醞釀升級貿易保護工具,雖並非專門針對中國,但中國企業競爭力日益提升、中國企業享受所謂“不公正”國家補貼、中國投資環境所謂“不斷惡化”等“挑戰”是歐盟此舉背後的重要原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委會處理對華關係的主要智囊人物私下對記者説,“歐盟並非僅針對中國,但歐委會在起草與‘自行立案’、‘從低徵稅規則’等問題有關的提議時,中國的確是主要考慮因素。”
  以法律形式賦予歐委會貿易調查自行立案的權力被認為是此份提案的最重要內容。德古赫特曾&&,在中國擁有很大市場份額的歐盟企業因害怕報復而不敢提出調查申請,即使歐委會打算自行立案後,這些企業也不敢為調查提供協助。
  在沒有歐盟企業提出申請的情況下,歐委會去年曾威脅對我國電信設備自行發起貿易調查,不過,因歐盟企業不配合而被迫中止,但至今仍未放棄努力。現有歐盟法規雖並未禁止歐委會自行立案,但歐盟的這一權力仍缺乏法律基礎。如果最終立案,這將是歐盟歷史上首次進行自行立案貿易調查。歐委會的一份內部調查顯示,1/3歐盟企業説,它們曾因提出貿易調查請求而遭到過外國報復,因此歐委會此舉將為其企業提供一塊“盾牌”。
  專家指出,如果該提案成為歐盟法律,歐盟對我國發起的貿易調查案件會更多,所涉及産業會更高端、對我國有關産品設定的懲罰性關稅會更高。
  歐盟一主要貿易問題智庫的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歐盟今後可以名正言順地通過自行立案對中國發起更多的此前一直想但都未能成型的調查案件,而且高端産業可能會更多地成為歐盟自行立案的對象。這位曾長期在世貿組織工作的貿易問題專家説,“越是需要歐盟自行立案才能發起的調查,涉及到的産業就會越高端,而且也大都是中歐企業之間競爭非常激烈的戰略性産業。目前的光伏案以及可能會發生的電信設備案就是例子。”
  此外,提案對所謂非法補貼和稀有原材料給予了極大關注。這位貿易專家説,這也説明歐盟今後對中國的高端産業將發起更多的調查,因為新興的産業通常都需要補貼,尤其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説,而且稀土等原材料涉及到的行業也基本都是高端産業。
  歐委會提案還提出,對於傾銷或補貼行為“傷害幅度”的計算要考慮到所涉及産品的數量、價格及其對歐盟相關産業的影響大小,而並非只是看傾銷、補貼幅度。一位曾代理多家中國大型企業應訴歐盟貿易案件的資深律師對記者説,這説明中國産品今後遭受的懲罰性關稅可能會更高。
  專家指出,歐委會的提案中也有對我國可能有利的內容。歐盟將更多考慮貿易保護對其整體經濟利益的影響,包括進口企業和消費者,這對於中國來説可能是好事,因為很多歐洲國家,如德國,在一些行業非常依賴中國的進口産品,目前歐洲光伏産業中就有大量的進口、消費中國光伏産品的企業要求歐盟不要對中國産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種聲音對於歐委會最終的裁決會起到一定影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歐盟打擊跨境逃稅漏稅 或擴展到資本收益各領域 2013-04-15
[大海看歐盟]斯洛文尼亞會否步塞浦路斯後塵 2013-04-15
歐盟考慮將短期銀行間貸款列入“自救”範疇 2013-04-10
歐洲千家光伏企業要求歐盟委員會放棄制裁中國 2013-04-10
歐盟“圍剿”中國鋼鐵業 2013-04-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