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屁股離開馬桶,人們才會知道裏面的東西有多麼齷齪。
4月13日,貴糖股份發布《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2012年度重大會計差錯更正説明》及《前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因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重述 ,調減了2011年度凈利潤
5251.20萬元,調增2011年年初留存收益11,663.42萬元,一併受調整影響的還有2010年及以前年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貴糖股份會計差錯更正金額比例之大,追溯重述時間跨度之長令人震驚,而前任會計審計機構——上海東華會計師事務所廣西分所(下稱東華廣西分所)歷年給出的審計意見均為標準無保留意見。
2012年12月21日,貴糖股份董事會同意改聘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
2012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機構,支付的內部控制審計總費用為人民幣15
萬元。
12月26日,公司董事會收到前董事長黃振標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
2013年2月1日,原公司董事陳紀先生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職報告。
時至今日,貴糖股份始終堅持認為公司的內控基本有效,僅僅存在成本核算不夠準確問題。
驚人的會計差錯更正
貴糖股份新聘審計機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2012年度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專項説明 》顯示,
公司通過期末暫估方式對蔗渣、原煤等大宗原材料的價格進行調整,導致各期營業成本的結轉不準確,該項會計處理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2010年11月20日貴糖股份公司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監字第
116-2號《民事裁定書》,最高院提審本案並中止原判決的執行,在貴糖股份很有可能需要履行擔保責任的情形下,2010 年並沒有對此擔保責任合理預計負債,預計負債
2434.29萬元。
對此,會計追溯調整將2010年預計負債計入當年營業外支出2434.29萬元,調整2010年及以前多結轉原材料(蔗渣、國産短纖、煤)成本11735.48萬元,沖銷2010年末長期股權減值準備和固定資産減值準備的遞延所得稅資産-72.06萬元,
截至2010年末,應調增應交所得稅
2070.97萬元,調增盈餘公積922.91萬元。
此外,2011年會計差錯更正對貴糖股份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為,調減主營業務收入163.57萬元,調增主營業務成本4923.72萬元,減少凈利潤5251.20萬元。
2011年,貴糖股份經東華廣西分所審計的凈利潤為10622.02萬元,會計差錯調減凈利對當年凈利潤總額影響比例高達49%。
此外,貴糖股份2012年大規模突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亦顯示出其往日會計處理的不規範。
2012年,公司存在減值情況的原輔材料、備品備件及零配件等帳面價值為1.394.31萬元,預計未來凈現金流量為7877.40萬元,減值損失為
2516.9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原輔材料早在2011年度以前就該計提存貨跌價損失:如包裝物糖袋就有2009年以前的積壓品,因積壓時間長,塑料已出現風化碎裂現象;機械熱磨漿板
2011.98噸的積壓是從2011年9月開始至2012年12月止,一年多時間生産上僅領用了17噸,幾乎是全部積壓;因長期不用及露堆垛中風吹雨淋日曬,漿板出現潮濕返黃、破溶、溶爛;此外,無法再使用及可使用的備品備件及零配件,三年以上的積壓佔比達79.47%。
東華廣西所15年打醬油
新晉審計機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對貴糖股份2012年內部控制的審計意見為,蔗渣、原煤等大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基礎薄弱,部分暫估入賬的大宗原材料缺少原始憑證(如包括原材料數量、供應商名稱等信息的入庫單),影響該等存貨的發出成本結轉與期末計價的正確性,與此相關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運行失效。
由於存在上述重大缺陷及其對實現控制目標的影響,貴糖股份於2012年12月31日未能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相關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對此,貴糖股份在其內控自評報告中辯解道,公司和審計機構在原材料核算方法上存在認識的差異,由於公司榨季及蔗渣採購跨會計年度,公司之前的核算方法是遵循行業普遍存在的一貫性做法,之前會計事務所對此也沒提出重大異議,因此才出現本次自查中發現的缺陷。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明確指出,貴糖股份期末暫估方式對蔗渣、原煤等大宗原材料的價格進行調整,導致各期營業成本的結轉不準確,該項會計處理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
那麼,上述明顯與《企業會計準則》有關規定不符的會計處理方式為什麼會被延續至今呢?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自貴糖股份上市至今,東華廣西所為其提供年報審計服務年限已經長達15年,其中主審註冊會計師廖元珍先後負責貴糖股份年報審計累計長達8年。
值得玩味的是,東華廣西所歷年為貴糖股份出具的審計報告均為標準無保留意見。
2001年——2003年,廖元珍參與了貴糖股份2000年度、2001年度、2002年度的年報審計,2008年——2012年,廖元珍連續5年為貴糖股份提供2007年度——2011年度的年報審計服務。
而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發現的會計處理重大差錯及內控失效恰恰發生在廖為貴糖股份年報連續5年提供審計服務的期間,是什麼令這位資深註冊會計師無法發現這一重大會計差錯,不能及時對公司內控提出富有建設性的、專業的建議呢?
深圳一位擬上市公司高管不無嘲諷地説道,“如此重大的會計差錯不能發現,每年拿着幾十萬的審計費,到頭來只説一聲平安無事、一切正常,這説明相關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已經完全喪失。”
據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貴糖股份高層一直不同意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對其會計處理進行重大會計差錯更正調整,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在全面風險評估後堅持要求上市公司進行會計調整,貴糖股份是在萬般無奈中才同意這樣做的。而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已經做好了審計費用無法收回和第二年被清理出局的最壞準備。
記者調查還發現,上海東華會計事務所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形象不是十分很好,曾經爆出醜聞的達爾曼(已退市至三板交易)、數碼測繪(已退市至三板交易)、秦豐農業(已重組現名延長化建)、華源制藥(已重組,現名博元投資,代碼)等多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均與這家會計師事務所有染。
財務審計招標被淘汰出局的東華廣西分所已經於2012年8、9月份併入中瑞岳華,翻牌為中瑞岳華的廣西分所,中瑞岳華一位高級合夥人在獲悉東華廣西所貴糖股份審計結論被新的審計機構徹底否定推翻後,他不無痛心地感慨道,“這幫人啊,真不爭氣!”
業內人士指出,東華廣西所對貴糖股份審計雖然遵守證券期貨審計簽字註冊會計師輪換的有關規定,但在實際中,對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實行的項目經理制,不排除相關審計工作繼續由審計簽字已超5年的會計師來完成的可能,只是在審計報告發布時換一名簽字註冊會計師而已。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項説明顯示,對重大會計差錯的調整,前任審計機構東華廣西所並未回函答覆,至此,東華廣西所為什麼不對貴糖股份發表類似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也就成了未解之謎。
本報記者曾與廖元珍取得&&,當其得知本報記者的真實身份和採訪意圖後,先是以打錯電話為由婉拒,隨後便以通訊信號不清晰為由挂斷了採訪電話,此後就不再接通記者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