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違規遭圍剿 平安最嚴厲處罰領跑
2013-04-15   作者:尹薇薇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字號

  一、 輿情綜述

  4月6日至4月12日一週,IPO重啟何時重啟話題持續發酵。在此背景下,媒體繼續對IPO相關信息及企業進行報道和解讀。證監會抽籤確定30家被抽查企業,更被新華網等主流媒體解讀為,有望成為肖鋼履新證監會後燒出的“第一把火”。同時,媒體還普遍關注到,證監會IPO抽查青睞有前科中介,國信證券和光大證券中簽率較高,輿論認為這可以起到威懾作用,促使中介機構勤勉盡責。在此節點上,對於券商違規處罰的集中曝光,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同時,同樣因IPO受到關注的還有重慶銀行和大連銀行,因其IPO中止審核,而被媒體形容為城商行上市遭遇倒春寒。
  金融機構高管人事變動傳言在本週也得到媒體的青睞,《傳胡懷邦將出任國開行董事長 交行稱未接到通知》、《傳中信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有望出任中行董事長》、《滙豐高管伍兆安入駐交通銀行 打消出售疑慮》等報道均獲得較高的轉載量。對於人事調整的傳言,網友普遍認為,消息的真實性較大。
  另外,一場H7N9禽流感疫情,使保險業引發輿論關注。《21世紀經濟報道》4月9日報道,H7N9禽流感疫情尚未現保險理賠報案。對於是否會推出H7N9禽流感專項産品,保險公司策略分化,多以觀望為主。《證券時報》9日報道,H7N9禽流感引發的理賠給保險公司帶來的損失不會太大。《上海證券報》也報道,禽流感對於保險上市公司的保費、賠付以及股價的影響應該不大。

  二、 負面輿情匯總

  表1.金融行業負面輿情影響度一週排行

  説明:①該排行榜以負面事件影響度為基礎,影響度=0.6*新聞指數+0.4*微博指數,新聞/論壇/博客/微博指數均為功能指數。②數據監測的網站範圍:新聞報道,包括網絡媒體、報刊電子版,以百度新聞搜索數據為準;論壇,以谷歌論壇搜索數據為準;博客,以谷歌博客搜索數據為準;微博,以新浪微博搜索數據為準。③數據均來源於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1. 券商銀行負面曝光各佔五成,財經媒體一隻獨秀
  圖1.負面輿情行業劃分

  綜觀四大金融機構,證券公司和銀行在本週表現欠佳,10家上榜企業中,兩大機構各佔五成。平安證券、國信證券、光大證券、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榜上有名。涵蓋違規處罰、保薦變臉、回應無力等多個方面。
  圖2.負面輿情媒體權重劃分

  本週,《上海證券報》、《經濟參考報》等財經媒體對負面事件的曝光參與度較高,對負面事件的進一步擴散也較為明顯。招行盜刷事件正因微博而起,新浪財經則在後續的報道中起到了擴散和推動作用。
2. 券商違規遭圍剿 平安最嚴厲處罰領跑
  在這一週的眾多負面事件中, “萬福生科涉嫌欺詐發行,平安證券面臨最嚴厲處罰”、“中金公司投資經理靠內幕信息炒股賺222萬被判刑2年”、“光大證券遭港證監會譴責罰款”等眾券商的違規處罰結果受到輿論集中關注。其中,尤以平安證券為最。隨着萬福生科造假上市案處罰漸近,保薦機構平安證券被推到了前&,引發人們對其將承擔什麼責任的猜想。
  另外,商業銀行危機應對能力頻遭客戶質疑。新浪微博網友“陳_思言”4月3日爆料,招行持卡人3分鐘被盜刷16萬,盜刷過程中招行完全不作為,事後則推諉責任,嚴重損害儲戶權益。招行7日對此回應稱,已對事件進行了錄音回聽和深入調查,該網友表述內容與事實不符,並指責該網友炒作意圖明顯,給銀行聲譽帶來明顯損害。多數網友對“陳_思言”和招行所謂“盜刷真相”都持懷疑態度,希望相關主管部門給出明確結論。另外,廣發銀行消極應對客戶投訴也遭質疑。廣東王女士粵通信用卡收費站通不過,廣發銀行回應讓她耐心等待,但十多天一直未能解決問題。

  三、 熱點輿情事件解讀

  萬福生科造假上市 平安證券陷“最嚴厲處罰”輿論漩渦
輿情概述:隨着萬福生科造假上市案處罰漸近,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再次被推到了前&,引發人們對其將承擔什麼責任的猜想。其中,傳言較多的是暫停IPO保薦資格一年。若暫停IPO業務保薦資格一年,不僅意味着證監會不再接受平安證券的新申請材料,而且已在會申請材料也將一併撤回。但這些消息均未得到監管層的確認,僅在保薦機構業內流傳。對於最嚴厲處罰傳言,平安證券10日澄清稱,目前尚未收到來自監管部門的正式書面通知。
  輿情點評:該事件由來已久,此番輿情再次發酵源於證監會對萬福生科處置接近尾聲,證監會對於保薦機構平安證券的處罰也再次推向前&。截止本週監測周期結束,相關媒體報道量達873篇。
近年來,平安證券屢屢犯事,頻陷屢陷輿論漩渦,從勝景山河到萬福生科,平安證券保薦的IPO項目造假嚴重;從愛施德到宇順電子,平安證券保薦的IPO項目業績變臉嚴重。投行人士不禁慨嘆“為什麼總是平安證券?”而此次面對萬福生科案,對於平安證券曾長時間 “沉默”和不知情,被網友質疑並斥責為“沉默的豺狼”。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近期也發表評論稱,平安證券對萬福生科的表態,完全是推卸責任,沒有起碼的反思精神,缺乏誠信,監管部門應該設立紅黑榜加大處罰。
  對於上市公司來説,保薦券商是“成功上市的階梯”,對於股民來説,保薦券商卻是“投資信任的押寶”。對於有前科的平安證券,處罰是必須的,也應該嚴厲,以儆效尤。但處罰本身並不是目的,關鍵要看平安證券是否真正從中吸取了教訓。正如證券市場紅周刊評論稱,“從一些媒體有關平安證券內部整改的報道來看,平安證券採取了刮骨療毒式的徹底整改,浪子回頭,因此對平安證券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平安證券刮骨療毒式整改引出的思考 2013-04-11
萬福生科事件發酵:證監會約談面波及原平安投行高管 2013-04-15
平安證券“研報門”蓋棺定論 深圳證監局認定三宗罪 2013-04-15
平安證券撒彌天大謊 稱不知暫停三個月保薦資格 2013-04-15
勝景山河萬福生科 平安證券屢"犯事" 2013-04-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