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上市鋼企共計虧損75.2億元
工信部醞釀“組合拳”化解産能過剩
2013-04-15   作者:記者 楊燁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産能過剩令鋼鐵行業整體經營狀況非常嚴峻。”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近日在第四屆中國鋼鐵規劃論壇上&&,2012年,全國累計産粗鋼7.17億噸,同比增長4.7%;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04%,行業經營陷入了困境。2013年前兩個月,全國粗鋼産量大幅增長,累計産粗鋼1.25億噸,同比增長10.6%,行業經營效益仍難言樂觀。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按照申萬行業分類,已有17家上市鋼企公布了2012年年報,數據顯示,上述17家鋼企去年共計虧損75.2億元,較2011年89.5億元的凈利潤減少了約165億元。17家企業中,有7家出現虧損,包括*ST鞍鋼(-41.57億元)、馬鋼股份(-38.63億元)、山東鋼鐵(-38.37億元)、安陽鋼鐵(-34.98億元)和華菱鋼鐵(-32.54億元)等。相比2011年,上述17家鋼企中有高達13家出現了凈利潤同比下滑。另外,從存貨水平來看,上述17家鋼企的存貨目前為1008億元,較2011年同期的1203億元下滑了16.2%,17家企業中有12家存貨出現了下降,顯示多數企業仍然處在去庫存的過程中。
  鋼鐵産量失衡一方面引發了礦石和焦煤等原材料價格暴漲,另一方面令全行業處於惡性競爭的漩渦。多位業內人士紛紛&&,與瘋狂的鐵礦石相比,産能過剩問題才是制約鋼鐵行業發展的最大頑疾。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參會代表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産能過剩是個大問題,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年國家相關主管部門一定會在這一問題上有所動作。”
  駱鐵軍説,造成鋼鐵工業産能過剩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包括經濟快速發展導致原材料領域的投資過度,各地方政府過度干預;政府對投資管理失效;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新的投資增長點;鋼鐵産業集中度低造成重復建設嚴重;政府投資約束及責任追究機制尚未建立。
  對於“如何化解産能過剩”這一問題,駱鐵軍建議,化解鋼鐵産能過剩,應當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在一些規模經濟效益比較明顯的産業,要大力提高産業集中度;要鼓勵企業不斷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産品附加值;要加大節能環保指標的約束作用,淘汰一批落後産能;要完善體制機制,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減少政府對市場干預,規範市場秩序。
  “政府職能應該發生轉變,減少微觀事務管理,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整合的整合,真正做到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不干預。”駱鐵軍説,他認為,應該最大限度的縮小審批、核準、備案的範圍,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真正實現優勝劣汰。
  他同時&&,針對鐵礦石一直受制於人的局面,應該加快建設我國鐵礦石交易平台,除了要引導國內企業積極參與平台交易,擴大交易量以外,也要引導海外大的礦山積極參與平台交易,擴大投放量,讓平台可以真正實現公平合理的價格發現功能。另一方面,大宗商品過度金融化後,會破壞現貨市場供需平衡,加上鐵礦石供應商過於集中,容易造成期貨市場的價格壟斷和操縱,對於鐵礦石期貨要“審慎對待”。 
  寶鋼集團總經理助理胡學發則&&,從歐洲及美國去過剩産能的經驗來看,應當採取“兩隻手”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要通過市場手段優勝劣汰、並購重組、關停虧損産線和工廠,以及通過技術進步帶來市場自然淘汰等;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嚴格市場准入條件,制定政策淘汰落後産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鋼協:重點鋼企2月鋼材銷量下降1.62% 2013-03-27
中鋼企與世界最大鋼貿商"聯姻"應對海外貿易摩擦 2013-03-20
工信部:去年80家重點鋼企銷售利潤率幾乎為零 2013-02-08
鋼企披星戴帽都是産能過剩惹的禍 2013-02-05
23戶大中鋼企巨虧289.24億 2013-02-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