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重倉股再一次遭遇“黑天鵝”事件,這一次輪到了廣匯能源。在4月8日因發生安全事故停牌一天之後,廣匯能源在次日發布了相關事故公告。
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廣匯新能源)“年産120萬噸甲醇/80萬噸二甲醚、5億方LNG
項目”造氣車間A系列煤氣水貯槽於4月6日上午11時
42分發生燃爆引起火災事故。
據現場勘查,公司預計損失總額共計5000萬元左右,約佔項目投資總額的0.60%。
受此利空消息刺激,4月9日復牌後,廣匯能源早盤即大幅跳空以18.18元低開,較前收盤大幅下挫9.15%。隨後,公司股價在主力護盤資金拉抬下,股價有所回升,截至終盤,廣匯能源報收19.17元,全天逆勢大跌4.20%。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公司此次安全事故發生前,已有神秘資金潛伏做空。據證金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廣匯能源轉融券數量和金額位居全部轉融券標的公司之首,分別為367萬股和7343.67萬元,佔比分別高達59.58%和70.53%。
另有統計數據表明,截至去年年末,基金重倉持股廣匯能源的數量已增至129家,新進107家,累計持股34313.57萬股,佔公司流通A股比例達17.16%。
緊急安撫機構
本報記者獲悉,在公司發生安全事故之後,公司方面已於4月8日下午專門召開了機構投資者電話會議,安撫“軍心”。當天,公司董事長尚繼強回答了與會者的各種問題。
據當天參與了電話會議的機構人士透露,公司對此的解釋是,此次事故的發生很可能是由於公司所産煤炭的油含量過高,使設備出現故障,最終導致火災發生。
“發生火災的罐頭裏其實絕大部分都是處理後的水,但是由於煤炭裏的油含量太高,導致水裏也含有大量油,容易發生火災。”該人士稱。
廣匯能源在當天的公告中提到,本次事故過火區域僅為工廠備煤車間部分上煤廊道,以及煤氣水分離裝置其中一套設備的部分區域,工廠的主要生産裝置和關鍵設備均未受到任何影響。但是,由於備煤裝置受損暫無法正常供應原料煤,工廠已停止生産。
截至目前,公司已查明火災造成備煤裝置的輸煤廊道皮帶機損壞,變電站兩台
35KV
油式變壓器燒燬,部分線路受損;造氣車間煤氣水分離裝置共有四套,本次事故導致其中一套設備部分損毀,其餘三套未受到事故影響。
尚繼強在當天的電話會議中也&&,本次事故發生後,目前,哈密煤化工一期項目已經全面停産,重建及恢復預計將耗時三個月。因此,將會對公司二季度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本次事故雖然會對公司二季度的業績造成較大影響,但對於全年業績,影響應該不會很大。公司會積極以各種方式,彌補這次事故帶來的損失。”尚繼強稱,“公司將利用這段時間對已有設備進行一次大的檢修,爭取解決煤炭含油量過高可能對生産設備造成的各種不利影響。同時,公司努力在三季度復産時,將産能大幅提高到8成。”
而前述機構人士則認為,此次的煤化工事故可以算得上是廣匯能源的一次“黑天鵝事件”,影響是直接的、確定的,但也是可以承受的。
“這次事件的影響應該是暫時的,影響了公司短期的經營業績,但對公司的長遠發展、對公司整體産業布局的影響應該不大。”該人士稱,“今天早盤公司股價集合競價時以跌停開始,開盤跌幅超過9%,這個超出了我的預料。不過,低位反彈的過程中成交量巨大,買賣方都相當堅決。而且,下午反彈持續也充分説明了有主力資金在護盤。”
項目早有安全隱患
而在看空的投資者中,有投資者認為,雖然能源生産領域事故是不可杜絕的,但有些性質的事故通過管理本應可以避免。目前,廣匯新能源引進職業經理人制度是否合適尚待考量。
此外,還有投資者對起火的真正原因&&了質疑。“持有公司股票到現在,最怕就是生産環節出問題。但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個火究竟是怎麼燒起來的?即使這個油再高,沒有火源怎麼燒起來的?到底是自燃還是人為因素?”
對此,廣匯能源證券部工作人員&&,目前,火災起火的直接原因仍在現場進一步核查中,公司已專門成立五個工作小組全力開展災後各項工作,分別為安全應急小組、事故調查小組、生産恢復小組、善後處理小組、事故清理小組。
上述機構人士稱,“據我們了解,事故深層次的原因或是設備與煤質不適應。事實上,廣匯新能源項目之前就出現過設備與煤質不適的情況,在經歷了漫長的調試後才正式投産。如今,正式投産才幾個月,又發生重大設備事故,教訓深刻。”
資料顯示,該項目早在2011年9月15日全部建成並試生産成功,於2012年12月2日産出合格LNG産品。但此後,經過一年多的不間斷試車調試,去年年底項目才正式進入全面生産階段。
此外,讓投資者匪夷所思的是,廣匯新能源總投資金額超過80億元的項目在投産後竟然沒有買商業保險。如今,5000萬元的財産損失也只能由公司來買單。
對此,公司證券部人士&&,該項目在安裝調試過程中有投入保險,但試生産中因為與保險公司細節商談未確定,沒有投入保險。所以這次損失將全部由公司自身承擔。其估計,在恢復生産之前,公司會就保險問題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