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稱,國內LED行業龍頭的三安光電自借殼上市以來,超半數利潤來自政府補貼,LED路燈、LED芯片、黃金等廢料回收三大主營業務問題重重,部分項目涉嫌虛增投資。隨後,三安光電發布公告,對相關質疑進行了澄清。
根據媒體報道,2010年以來,三安光電從蕪湖、淮南、泉州等地政府手中,獲得總計高達26.5億元的LED路燈訂單。但三安光電的大部分路燈都外購於信達光電,再以超出市價3倍天價的價格轉賣給政府。三安光電稱,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與蕪湖市、淮南市、泉州市和安溪縣有關方面簽訂了《LED應用産品銷售合同》。上述合同簽訂過程中履行了正常的審批程序以及信息披露程序。
針對外界關於路燈售價過高的質疑,三安光電&&,公司的路燈産品有自己的産品技術特性,對整燈系統進行嚴格設計,産品質量嚴格也完全按照國際標準執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LED路燈成本本來就很高。但是,隨着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LED路燈的研發和生産成本逐步下降,路燈售價自然下滑。
據了解,LED産業在中國起步不算早,國內很多企業也是在2008年以後才開始介入LED路燈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説,早期的LED路燈確實存在技術體系不夠成熟、研發生産成本相對較高的情況。事實上,政府採購並使用LED路燈,也是政府扶持企業發展的普遍做法。國外在發展LED産業的過程中,也都採取了多種形式對企業進行補貼或者扶持。
根據媒體報道,2012年,三安光電營業外收入超過凈利潤的六成。三安光電將用剩的黃金廢料出售,形成了毛利率高達99%左右的廢料收入,雖然剛超過其銷售收入的7%,但卻貢獻了公司近30%的利潤。
三安光電&&,公司材料、廢料銷售業務主要是公司生産LED産品所需原材料之一的黃金回收收入。作為LED電極使用的材料是99.999%的黃金,對雜質含量控制要求比較高,經過高溫熔合蒸鍍之後,殘留在腔體、托盤上等回收的黃金無法達到循環使用標準,即形成廢料黃金。由於在未知黃金廢料回收數量前,三安光電無法將黃金廢料回收收入衝抵産品生産成本,而在産品成本核算時已將黃金的採購成本直接全部納入了LED産品的生産成本。另外,在銷售黃金廢料時,也不存在採購成本,因此,黃金廢料的銷售毛利率很高。
根據媒體報道,三安光電在天津的項目與乾照揚州在規模相當,設備、廠房設施基本無差別,但卻多花了4多億元的投資;三安光電在蕪湖的光電産業化(一期)項目投資總額高達66億元。這些項目涉嫌虛增投資。
三安光電&&,公司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從事全色系LED外延和芯片的研發、生産、銷售的公司。LED分藍綠光和紅黃光,生産LED藍綠光的MOCVD設備不能生産紅黃光,藍綠光和紅黃光的製造條件不一樣,配套設施有差異。乾照光電從事紅黃光LED生産經營,而三安光電生産的是LED高端照明産品,工藝比較複雜,對設備精度要求比較高,工輔設備配置也不同,二者在投入方面並不具備可比性。三安光電對外投資依有關規定進行建設,不存在虛增投資情形。三安光電負責人&&,三安光電天津項目無論從勞動力成本,還是土地價格來看,都要高於乾照揚州公司,二者在投資金額方面肯定存在差異。
在三安光電看來,這場“風波”不排除是在國內行業業績普遍低迷和低端産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來自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以及出於逐利目的的做空資本借題發揮的結果。WIND統計數據顯示,3月29日,三安光電的融券賣出量由3月28日的5.24萬股增長到了23.65萬股,到了4月1日則增長到了58.28萬股,融券賣出數量有了明顯增多。不過,截至4月2日,三安光電的融資餘額為1.84億元,融券餘額則為780.65萬元,仍然難以判斷是否有資金提前進入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