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窯遺址:追尋定瓷的歷史
2013-04-03   作者:本報記者 李俊義 曲陽縣委宣傳部 郭英焜 楊曉寧/采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定窯遺址外景
    定窯遺址位於曲陽縣靈山鎮澗磁、燕川村一帶,總面積10余平方公里,因宋時曲陽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定窯創燒於唐,興於宋金,衰於元,其白瓷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美譽。1988年,國務院公布定窯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定瓷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和我國六大瓷係之一,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輔以剔花、堆花、貼花各得其趣。其在北宋時期所創燒的“覆燒”工藝,在我國和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
  “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宋代蘇軾)“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元代劉祁)這是兩首吟咏定窯的詩句。在大英博物館、巴黎國立亞洲美術館、舊金山亞洲美術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定瓷均被作為古老東方藝術珍品收藏。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孩兒枕是定瓷代表作之一。
  定窯遺址遺存十分豐富,現保存完好瓷片堆13個,文化層堆積厚達10余米,是中國制瓷歷史的縮影和重要見證,具有極高的考古和科研價值。河北省曾3次對定窯遺址進行發掘,出土了大量遺物殘片。
  1960至1962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隊發掘420平方米,出土了上自晚唐、下至金、元時期的一批遺物。1985至1987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隊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窯爐、作坊等遺跡,發掘出土遺物標本達萬餘件,瓷片、窯具等殘片30多萬片。
  2009年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組成的聯合考古發掘隊發掘面積776平方米,揭開了定窯四大歷史謎團:始燒於中晚唐時期;最繁榮時期在金代;再現五代、宋、金代貢禦瓷器真貌;初步斷定在元代定窯窯火未熄。定窯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被評為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000年以來,定窯遺址先後修建有定窯遺址博物館、定窯作坊遺址展館、定窯遺址博物館定瓷研究室等。為盤活定窯文化資源,惠及當地百姓,河北省文物部門開始探索“遺址公園+文物複製”的定窯保護和發展模式。把定窯遺址打造成一個遺址公園,將定瓷的歷史完整還原,完美展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五大名窯之南宋官窯龍紋圓洗賞析 2012-08-13
探秘宋瓷五大名窯珍品的前世今生 2011-08-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