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房地産調控需要新思維
2013-04-03   作者:馬光遠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在“國五條”大限4月1日零時,國務院所要求的30多個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重慶等20個城市公布了“國五條”落實細則,仍有十幾個城市未按期公布今年房價控制目標。而已經公布的實施細則,除了上海和北京感覺比較嚴格之外,大多都缺乏實質性舉措和操作性,一些城市的“細則”甚至不超過50個字。
  至此,“國五條”和以前諸多調控政策一樣,再次進入了一個難以解套的囚徒困境。外界對地方實施細則&&之後房地産市場能夠降溫的期待被無形消解,4月1日滬深兩市房地産股大幅反彈,就是佐證。可以説,在地方細則&&之後,“國五條”不但沒有正式進入實施日程,反而在實質上已經被地方的綏靖政策擱置。以各地目前已經&&的房價控制目標為例,有些含糊其辭,有些&&要使房價漲幅低於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幅。眾所周知,在近兩年居民收入水平增幅基本和GDP增幅持平的情況下,這樣的控制目標幾乎意味着聽任房價大漲。
  應當引起注意的是,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住房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變化。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為例,到2012年底,中國城鎮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2.9平方米,同期中國的城鎮人口為71182萬人。這意味着,官方統計的城鎮住房存量面積為234億多平方米,這還不包括60多億平方米小産權房以及一些單位的福利分房。保守估算,城鎮存量房面積早已超過300億平方米,城鎮人均住房面積也就超過35平方米,已經接近德國、法國、日本上世紀90年代水平。即使未來中國加快城鎮化步伐,每年房地産投資只要保持15%的增速,新房竣工量只要達到5億平方米,就完全可以滿足城鎮化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
  這意味着,在住房市場供求總量已經基本平衡的情況下,強調熱點城市的供需矛盾,不僅穩定不了市場,而且會極大地破壞市場預期。“國五條”引發的尷尬不在於政策本身,而在於市場已非昨日的情況下,卻依然用老的思維來解決新的問題。而這樣的調控思維,即使沒有遭遇地方的軟抵抗,對房地産的健康發展也恐怕並無益處。
  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已經超過新房的情況下,房地産調控一定要從行政和短期思維走向長效機制,調控的重點一定要從增量房轉向存量房,而且不能搞全國一刀切。北京等一線城市雖然需求依舊旺盛,但很多三線以下的城市住房已經出現過剩,一刀切的調控只會擾亂市場。市場已經不是昨天那個市場,投資者、政策制定者以及開發商就不要幻想昨日的瘋狂重現,而是都需要面對現實,轉換思維。管理層面對的是一個總體上滿足了需求的存量為主的市場,而不是一個增量市場,目前需要做的是扎紮實實地去搞信息聯網、房産稅的基礎建設以及市場交易秩序。而開發商則應調整經營思維,去適應房地産從賣方到買方市場的轉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房地産調控 問責制度不能成擺設 2013-03-28
房地産調控應重視稅收與信貸手段 2013-03-14
本輪房地産調控的兩大變化 2013-03-14
離婚説明房地産調控錯誤? 2013-03-12
房地産調控難見顯效的癥結所在 2013-03-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