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地方版“國五條”細則有待細化落實
2013-04-02   作者:記者 夏保強/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截至4月1日零時,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近20個城市公布了地方版“國五條”細則。
  網民普遍認為,樓市“高溫”地區調控細則的如約落地,對於下一步樓市全局走向具有方向標式的引領作用,也體現了“加碼”調控的政策取向,但仍有待各地細化落實。此外,只有優化與樓市相關的基礎性設計,才能消除“越調越漲”的怪象,也才能使預期更加合理。

  有望形成調控合力

  網民“徐立凡”&&,地方版細則既是對樓市調控的具體實施依據,也反映着地方對於中央樓市調控政策的執行力。粵、京、滬等地方版細則,都突出強調了“國五條”的調控邏輯,體現了中央和地方的一致態度。嚴格按個人轉讓住房所得的20%徵收個人所得稅、進一步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款比例等要求,成為地方版細則中的高頻詞句,就證明了這一點。
  網民“風一時語”&&,各市細則整體上將形成樓市調控的合力,在大方向上有望實現後市的平穩走勢。如京版“國五條”被公認為其中手段最“老辣”者,不僅規定“單身限購1套住房”,而且也許是為防人鑽空子,全市3月31日零時起進行“系統升級”,暫停網簽8天;滬版“國五條”明確對第三套房停貸,並重點強化對異地、外籍、離異、低齡人群等借款人的貸款資格審查;深版“國五條”則避談20%徵稅;穗版、深版均強調房價漲幅須低於收入增長。

  有待細化落實

  網民“吳翔華”&&,從一線城市的細則內容看,依然缺乏有效對策,這一點與廣東省的落地細則頗為相似。這也並非地方政府不“給力”,而是有些政策的制定與&&必須有中央相關部門的配合與規範,國稅總局至今也沒有關於20%個稅如何徵收的具體説法,令地方政府左右為難。
  網民“李國政”認為,各地公布的房價控制目標只是對“國五條”要求的回應,而對於二手房徵稅、二套房利率等問題還需繼續細化落實。針對20%個稅的徵收問題,有網民&&,三地都提到了,北京還公布了嚴格開徵的時間表,但依然留下很多懸念,比如哪些費用可以作為稅前抵扣,還不是很明確,這也為政策的真正實施帶來了不確定因素。

  制度支撐要到位

  網民“徐立凡”&&,在政策環境非常明確的情況下,為什麼樓市時常反復,甚至出現“越調越漲”的現象?根本原因不在於樓市調控的方向、節奏,或某一調控環節的細則是松還是嚴,而在於與樓市相關的基礎性制度中,存在着鼓勵樓市非理性因素生成的驅動力。比如,過度依賴土地財政,致使土地的開發使用權過於集中,土地的價格發現無法由市場完成;又如,樓市具有過強的貨幣反應,社會資金投資渠道的狹窄,導致樓市價格往往受到流動性的哄抬;再如,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一線城市和其他城市樓市的寒暑不一。
  網民“陽西中”&&,從中央到地方開出的調控猛劑,藥方不錯,但長遠來看,更需“文火”煲制。其一,“火力”要綿綿不絕、“煨”足時辰。其二,“火候”要張弛有度、有保有壓,高度抽象的制度設計如何落到實處,有待驗證。其三,“好藥”還要用好“藥引、輔料”,如做好以政策性住房的“兜底”維持底層民生。應該看到,讓公眾對未來房價“明確預期”,背後需要一連串相互配合的政策和制度支撐,絕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必是市場預期混亂,甚至形成“逆調控”的客觀效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A股或波瀾不驚迎國五條地方細則 2013-04-01
滬國五條細則嚴禁發放第三套房貸 2013-04-01
重慶市政府發布落實國五條實施細則 2013-03-31
"國五條"地方細則密集&& 樓市泡沫隱憂再現 2013-03-27
一線城市國五條細則或念"緊箍咒" 2013-03-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