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滙豐銀行發布滙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1.6%,中國製造業運行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增長,顯示製造業運行小幅改善。 而同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9%,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是該指數自去年5月份以來最高水平。 滙豐銀行解釋,製造業産出連續第五個月保持擴張,而且環比增速較為明顯,為兩年來的次高值。産出擴張的背景是新訂單總量連續6個月的增長,而且有實質增速。許多受訪廠商&&,客戶需求轉強帶來了增長動力。同時,新出口訂單也有一定增長,但增幅尚微。 分項數據方面,供應商交貨速度在2月份曾略有改善,但至3月份出現輕微放緩,顯示供應商需要更長備貨時間;未完成業務量連續兩月趨降,降幅與上月大致相同,但整體仍屬輕微;用工規模則與上月相對持平。 在經歷連續5個月上揚後,製造業平均投入成本出現回落,但降幅輕微,原因與原料降價有關;同時,3月份的製造業産出價格也出現回落,為去年11月以來首見。約10%的受訪廠商降低了産品價格,其原因與投入成本下降以及市場競爭壓力有關。 此外,製造業採購活動連續第六個月出現擴張,並且有實質增速。但另一方面,採購庫存連續兩個月小幅下降。滙豐銀行認為,採購量上升和庫存下降,皆與産出擴張有關。成品庫存在6個月以來首次上升,但幅度輕微,原因主要是市場需求增強,廠商相應提高産量。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為,中國經濟復蘇正在持續,主要得益於國內需求狀況的逐步改善。而投入價格的小幅回落表明當前需求的復蘇仍然十分溫和,且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綜合以上因素,建議決策層應該保持相對寬鬆的政策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