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中國企業需把握“自工業時代”機遇
2013-03-28   作者:記者 方燁 侯雲龍/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林左鳴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記者 王皓然 攝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他&&,第三次工業革將人類帶進自工業化時代,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中國企業能夠把握住這一機遇,不但有望縮小和歐美等已完成工業化國家企業的巨大差距,還有可能借此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並實現對歐美企業的超越。

  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

  近年來,外界對“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話題的討論日益升溫,特別是作為生産活動主體的企業,對此尤為關注。作為中航工業這樣一家以技術驅動的大型企業,其掌舵人林左鳴對“第三次工業革命”同樣有着深刻的認識。
  林左鳴介紹,目前,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討論,國外主要有兩種論述:第一種是美國的傑裏米裏夫金(Jeremy Rifkin)提出的以再生能源互聯網為核心的工業革命。其主要觀點認為新的通訊技術與新型能源結合是導致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互聯網與再生能源相結合,形成能源互聯網,導致人類生産、生活、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變革。他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而且迫在眉睫,歐洲從2000年就在開始推進,而且走在世界的前面。
  第二種是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編輯保羅麥吉裏(Paul Markillie)提出的以數字化製造為核心的工業革命。他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新材料和新能源為基礎,以“數字化智能製造”為核心的一場革命,將帶來製造模式的重大變革,大規模流水線製造將終結,人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設計製造産品。第三次工業革命甚至會帶來反城市化浪潮,取代城市化生活的將是一種分散、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林左鳴認為,儘管兩種論述存在差別,一個強調再生能源的製造,一個關注産品的數字化製造,但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技術進步可能引起生産方式的巨變,即以互聯網為基礎,以數字化為核心,實現了由“大規模生産”向“自生産”的轉變,而這可以稱之為人類進入“自工業化”時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林左鳴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出現以下生産方式變化的特徵:一是自工業化。數字化設計和製造、先進的網絡化環境、相應的管理變革和法律制度,如適應互聯網應用的專利保護制度等等,這些將使社會進入一個自工業化時代;二是基於自工業化條件下的再製造化。

  自工業化生産是中國企業的機遇

  對此,林左鳴&&,自工業化時代將摧毀原有價值創造的鏈條,需要引起中國企業的高度關注。他解釋,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隨着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的進步,包括電子商務平台加上3D打印這樣新型製造技術的出現,會使生産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比如説我們要生産某一個産品,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設計,其中比較專業、比較技術性的設計細節可以通過電商的形式委託別人代工,最後再集成具有自己創新理念的産品的完整設計;這種産品設計完成以後,又可以通過具有雲計算功能的電商平台委託專門的供應商製造,供應商最後發給我們零部件,我們進行集成組裝後就形成了一個我們需要的産品。這個産品既可以滿足自己使用,同時這個産品的這套設計理念還可以申請專利進行知識産權保護,並且通過電商平台供他人購買。這套設計方案甚至可以將包括利用雲計算的電商平台的所有供應商關係進行打包,賣給任何一個願意用這個産品的人,那麼這個人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在電商網絡上下訂單,製造出他所需要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自工業化時代。”林左鳴這樣説。
  林左鳴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來説明自工業化生産方式,對現有産業格局的衝擊。“以紡織業為例,如果通過網絡提交設計,利用虛擬技術查看服裝的效果,最後使用3D打印等快速化的生産技術,幾乎每個人都能製作個性化的服裝。而一個學習藝術或者具有設計天賦的個人,則可以通過提供設計,幫助其他人進行服裝定制。這樣一來,傳統的成衣廠、製鞋廠等企業就可能會隨之被淘汰。”林左鳴説,這種衝擊可能會極大地影響我國現有的紡織産業,但只要企業能夠順應這一趨勢,則可以利用雲計算平台以及3D打印等生産技術,成為新型的服務性企業,甚至可以成為淘寶一樣的服務性平台。
  林左鳴説,目前中航工業已經注意到了自工業化生産的趨勢和影響,正在分析和研發自工業時代這種分散化的生産方式所需要的生産技術。在未來,中航工業旗下公司可能開發出相關的網絡平台,供客戶提供滿足自身需要的設計,中航工業則對這些設計進行空氣動力學等專業改進,並提供3D打印等快速生産方式。林左鳴還坦言,中航工業已經在一些重點項目上使用了3D打印等新技術,並有計劃地將這些技術進一步用於民用生産。“儘管在成本方面,目前3D打印還暫時沒有用於民用化生産,但這是我們的一個大方向。”林左鳴這樣告訴記者。
  儘管自工業化生産將會對國內企業産生巨大衝擊,但林左鳴卻強調,這同樣也是巨大的機遇。在採訪中,林左鳴&&,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過程中,中國和歐美等發達國家有一個顯著的區別: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信息化,並正在逐漸完成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但我國卻存在廣泛的“二元化”現象,工業化和信息化在部分地區仍未完成。但這不但不會成為中國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阻礙,反而會成為中國和國內廣大企業的巨大機遇。“基於網絡和各種新型生産方式的自工業化生産,將會使企業進入的門檻更低,能幫助一些企業順利地進入到分散化生産的過程中。”他認為,對於中國企業而言,應該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自工業化生産的機遇,否則就有面臨淘汰的可能。
  林左鳴還強調,由於自工業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工業産品的再製造成為可能。他介紹,未來可能出現像超市一樣的再製造“超級工廠”,這樣的“超級工廠”裏不僅僅賣原材料和服務,還可以自助式地進行産品的再製造。“這將會極大地改變工業的運行模式。例如,當人們的汽車壽命到期了後,需要再製造時,就可以把車開進‘超級工廠’,對舊車進行自助式的再製造。再比如説,汽車規定的壽命期是60萬小時,往往不過是少數部件該報廢了,隨着材料技術的發展,我們有可能把現有的已到壽命的汽車零部件,先進技術處理以後,對材料進行改性,使它恢復原來的可靠性和強度,從而繼續使用。”他認為,這種再製造同樣會成為中國企業的機會。

  中國企業力爭主導需做三件事

  對於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大趨勢,林左鳴&&,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也不僅僅是某些技術的突破,而是一個新的複雜系統的誕生,是一個全新的社會生活平台構建的問題。面對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和中國企業必須主動應對,還要力爭主導,而目前要做的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是推進信息化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要大力發展機器人技術,加速智能化製造技術的發展。
  第二,是推進新材料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材料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材料的革命才是真正帶來完整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基礎。今天所有的高新科技産業發展,都和材料技術有着極大的關係,所以新材料技術的發展非常重要,實際上新材料包括原有材料的新的製造方法,比如我們過去加工塑料,需要製作模具,在3D打印的情況下就不一定需要模具了,過渡方式可能是用3D打印的工藝,來製造一種快速成型的模具,使用完後把模具重熔循環再利用。當然最好是不需要模具,直接對塑料進行改性,變成一種新形態的塑料,按照給出的三維數學模型用3D打印出來,再通過簡單的加工,就是一個非常漂亮的零件或者産品。
  第三,是着手準備適應自工業化和再製造化的相應商業模式和法律法規。
  “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人們又可以回到自生産,這是基於雲計算、3D打印、新的材料技術等諸多新技術的發展才獲得的個性解放。而且在這樣的新時代裏,現有的商業模式、企業組織和價值觀都將成為必然滅絕的‘恐龍’。因此,我們必須把握住當前螺旋式上升的關鍵歷史時期,展開雙臂,激情擁抱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巨變,努力實現‘彎道超越’。”林左鳴這樣總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國公布2月份工業産值、2月份開工率 2013-03-15
英國再工業化開啟? 2013-03-15
代表委員熱議第三次工業革命:創新驅動引領未來 2013-03-14
2013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生産運行情況 2013-03-09
2012年中國紡織工業總産值近六萬億 2013-03-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