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希望小鎮”有了物業管理
2013-03-27   作者:記者 盧羨婷 楊俠/南寧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獨門獨院的二層樓房鱗次櫛比;整潔平坦的水泥道路縱橫交錯;一望無際集約化良田鬱鬱蔥蔥……走在廣西百色的“華潤希望小鎮”裏,如同漫步在環境幽雅的都市高檔小區裏。若不是旁人提醒,我們已經忘記這裡是紅色革命老區百色市的一個小村莊。
  “希望小鎮”位於百色市右江區永樂鄉西北樂片區,下轄洞鬱、塘雄、那平、那水四個自然村,共有農業人口1428人,人均年收入僅2390元,曾是國家級重點貧困地區。和許多貧困地區一樣,周圍都是石山枯木,人煙稀少。
  “過去小鎮全是斜房土路,雨天一踩一腳泥,農民不講衞生、不洗澡,農産品找不到銷路。如今家家戶戶用上衞生廁所、清潔灶、自來水,土路變成水泥路,污水匯入生態濕地。鎮裏還建了一流的幼兒園、學校、敬老院、衞生站。小鎮第一次有了物業管理。”“80後”居委會主任李釗説。
  在村民羅志珠家裏,《經濟參考報》記者看到,超大屏液晶電視機、影碟機等家電設備基本配齊,生活條件趕超不少城市裏的家庭。配套建設的還有一間配有三級化糞池的衞生間、一間廚房、一座配有養殖棚的沼氣池,這樣的改建規模在小鎮裏是統一的。
  羅志珠説,改建一套住房,村民自籌30%的資金,其餘由援建“希望小鎮”的華潤集團負責。“以前祖祖輩輩住茅草屋、破磚房,沒想到如今也能住進寬敞明亮的樓房。每戶人家只要花上4、5萬元,就有新房住。剩下的錢還能添置點像樣的家電,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住房、道路改善了,相應的教育、醫療等綜合配套設施相繼完善。小鎮建設尊重農民安土重遷的心理,最大可能地保持村落的生態原貌,讓農民實現“就地市民化”。在家門口就醫,在現代化的學校裏上學,在農村專業合作社幹活並享有其中的股份……很多農民因此返鄉就業,紛紛幹起專業種植和養殖。百色“希望小鎮”300余戶村民中,近年來就有近80名年輕人返鄉。
  李釗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幾年前在外地打工,沒掙多少錢,聽説華潤集團在家鄉投資,又是建新房,又是提供就業機會。於是他回到家鄉,在專業合作社裏做調度工作,負責農産品的分銷,每個月能領到2000多元的工資。
  李釗是個機靈、能幹的青年,沒幹多久就成了合作社重點培植的骨幹對象,負責農超對接工作。他從“膽怯小生”一躍成為“精英骨幹”,能夠直接與超市進行業務商談。“我們不能一輩子靠政府、靠華潤集團的幫扶,我們要為將來做打算。我的目標是將來能管理好農莊,讓農産品源源不斷的走出去,為小鎮帶來持久的財富。”李釗説。
  要問小鎮有沒有發展前景,先看小鎮有沒有“拿得出手”的特色産業。站在小鎮裏幾個視野開闊的位置,一望無際的綠色沁人心脾。村民説,那是連片的小番茄、芒果種植基地,百色老區傳統的特色農作物,在小鎮裏得到了規模化的發展。
  通過土地流轉,小鎮及周邊已經有10000畝土地被盤活。農民將土地出租給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進行土地平整、興修灌溉設施、引進先進的耕種設備,由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耕種、施肥,産出比得到提升,實現了土地的集約化增值。合作社生産的果蔬和土雞等,經由華潤集團的營銷網絡走向全國。
  “村民出租土地,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在合作社裏幹活,每個月最低也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工資;以土地形式入股的農戶還能拿到分紅,村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大家越來越有自信了。”羅志珠説。走在樓宇間平整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慈祥的老人和天真的孩子,村裏的老老小小都憧憬着改變生活的夢想。
  如今,農民不用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已達到1萬元。不斷有外來農民主動加入農業合作社,當地已踏上集體富裕、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希望小鎮”扶貧模式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前期幫扶的“面面俱到”與後期發展的“源源不斷”。華潤集團合理的整合資源優勢,由旗下的華潤建築、華潤水泥等企業直接參與基礎設施的改造;華潤萬家超市、華潤五豐農業等企業,幫助小鎮實現農超對接、培育了地方的“造血”功能,産生了極大的社會效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住建部:美麗宜居小鎮村莊示範工作正式啟動 2013-03-22
雕工精良的小小鎮紙收藏潛力巨大 2012-08-16
“窺視”瑞典小鎮維斯比(Visby) 2012-08-06
“複製”奧地利小鎮源於不自信 2012-06-08
迷失的博鰲“天堂小鎮” 2012-05-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