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條年産千噸級廢紙質環保包裝生産流水線,日前在常州萬興紙塑有限公司正式投産。這標誌着常州自主研發的廢紙質環保包裝已突破産能瓶頸,具備産業化生産能力,可保障工業化應用,對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意義重大。
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食品、醫藥、電子、家電等領域使用的包裝,均由泡沫塑料製成,國家發改委的統計顯示,全國每年用量超過1000萬噸。泡沫塑料的不可降解性造成的環境危害以及資源的浪費,給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帶來嚴重隱患。處理廢棄泡沫塑料包裝,國內外大都採用填埋或焚燒。填埋會大量侵佔耕地,焚燒則産生二噁英,有強烈的致癌性。此外,對資源的浪費也很驚人,一噸泡沫塑料包裝需消耗三噸石油。因此,一些先進國家提出禁用泡沫塑料做包裝。我國也在2008年發出“禁白令”,但苦於缺乏替代産品,導致“禁白”進程滯緩。
“萬興”於2008年在國內同行中先行一步,不惜忍痛割愛,主動淘汰泡沫塑料包裝生産線,放棄一年超過5000萬元的銷售收入,一頭扎進以廢紙、廢紙箱為原料的廢紙質環保包裝研製。在一無技術、二無裝備條件下,“萬興”經過上千次試驗,攻克了從設備到成型、強度、韌性等幾十道技術和生産難關,花了一年多時間,終於成功開發出廢紙質環保包裝,並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等18個專利。這種無毒無害可循環利用的廢紙質環保包裝一問世,便受到市場熱捧,僅北京、無錫、常州地區,每年用量就達1250多噸。
産能、品種和使用成本關係到廣泛應用。對此,“萬興”又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新品開發,創新生産工藝,使廢紙質環保包裝生産能力成倍提高,應用範圍從單一的食品行業擴大到整個工業領域,用戶的使用成本也降至泡沫塑料包裝水平。“萬興”董事長馬兆元説,廢紙質環保包裝已實現了工業化應用,三年來,共替代了6000多噸泡沫塑料包裝材料,為國家節省了18000多噸石油。
“萬興”在“禁白”上的破冰之舉,受到全社會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江蘇省將廢紙質環保包裝定為高新技術産品,常州市和武進區也相繼將其列為清潔生産項目,多次給予資金扶持。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認為:“萬興”為消除“白色”污染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意義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