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夢想遭遇滑鐵盧 紐銀基金殘局待重整
2013-03-25   作者:張哲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華爾街的光環沒有能夠照亮紐銀。海外風格與本土化激烈碰撞交鋒,讓紐銀基金在成立初期就走得跌跌撞撞。不管股東間的爭鬥如何,外界最關心的是,陳喆能夠給紐銀基金帶來什麼?能否力挽狂瀾拯救紐銀?
  總部位於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紐銀基金,正在經歷着一場變局。首任總經理胡斌離任,接任者陳喆的高管任命還未正式批准,然而,由此引發的人員大換血已上演。
  如今,紐銀基金還未走出亂局,胡斌已回歸對衝基金。他説,希望紐銀基金髮展得更好。

  總部位於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紐銀基金,正在經歷着一場變局。首任總經理離任後的殘局,等待新的接任者重整。股東紛爭不斷的紐銀基金,將何去何從?

  紐銀新掌門未獲批

  人員變動已提前上演

  今年1月胡斌離任,紐銀基金總經理由董事長安保和代任。新任總經理人選在業界流傳多個版本,最終空降紐銀的是原招商基金副總經理陳喆。不過,目前,關於陳喆的高管任命還未正式批准。“一般高管任職報給證監會就會批復,但是陳喆的任職報告被打回來三次要求修改。”紐銀知情人士透露。
  不少業內人士點評:陳喆的國際化背景符合外資股東的口味。資料顯示,陳喆有多年金融證券經驗,最早任南方證券投行部副總,曾任中銀國際執行董事、美國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中國代表等職。
  儘管陳喆的高管任職還沒有正式批復,但由此引發的人員大換血已經提前上演。“公司成立以來人員流動也不算少,但近期各方面都陷入混亂狀態,大家的心思不在工作上,已經有人辭職了,還有人也準備或者已經遞交辭職報告。”紐銀知情人士説,這一次人事變動涉及的人員,不限於投研部門,市場部、銷售部預計也有大變動。“基金經理等人的辭職公告一般需要一個月靜默期,一個月後就能見分曉”。
  胡斌履新時,跟隨他的除了他自身的華爾街光環外,並無得力幹將陪伴左右,而在內地證券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陳喆則顯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有他自己的團隊,無論是投資還是銷售”。

  中外方股東紛爭

  新掌門能否力挽狂瀾

  從去年底開始,有關胡斌辭職以及新任總經理人選的傳聞不斷,市場一度猜測,前匯添富基金副總經理、前申萬菱信基金總經理於東升被認為是最可能的人選。“胡斌是外方股東敲定的,但其成績單一般,中方據此向外方股東施壓,令外方股東感覺沒面子,但在總經理人選問題上,外方股東並不讓步。”業內人士認為。
  種種信息表明,於東升與中方股東西部證券一度走得很近。“西部證券是西安本地券商,而於東升本人之前有多年的西部背景,跟西部證券也算淵源較深。”不過,紐銀基金董事長安保和對此予以否認,“沒有的事,總經理都是外方來定。”據了解,在紐銀基金成立初期,持股51%的西部證券和持股49%的外方股東紐約梅隆集團就達成協定:外方任命總經理,中方敲定董事長。
  事實上,基金公司總經理人選歷來是股東之間爭奪角力的最大熱門。有總經理的任免權,就能夠得到公司更多的話語權和人事權。一旦觸及利益相關的決定,總經理起着關鍵作用。西部證券也在試探外方股東的底線,假如中方找的人能夠得到外方的認可,當然皆大歡喜。但外方股東卻非常強硬,無論中方找的接任者是誰,在外方看來,都是不可容忍的,因為那意味着公司完全被中方股東控制,外方股東顯然並不甘願只做財務投資者,每年提取分紅收益。
  不管股東間的爭鬥如何,外界最關心的問題是,陳喆能夠給紐銀基金帶來什麼?去年以來,放鬆監管、鼓勵創新可謂刮來一陣春風,很多中小公司積極拓展專戶業務、籌劃子公司。目前已有不少比紐銀成立更晚的新基金公司憑藉專戶業務異軍突起,而陷入人事地震的紐銀基金,無論是專戶業務還是子公司,都落後於人。陳喆能否力挽狂瀾拯救紐銀?

  理念碰撞交鋒

  外來和尚難念本地經 紐銀基金首任總經理胡斌曾在紐約梅隆資産管理效力10年,深諳華爾街股票、債券、衍生品投資之道,是全球範圍內知名的華人投資家,深得外方股東信任並委以重任,將開拓中國市場的擔子交給他。
  然而,華爾街的光環沒有能夠照亮紐銀。海外風格與本土化激烈碰撞交鋒,讓紐銀基金在成立初期就走得跌跌撞撞,陷入不利局面。
  第一次碰撞是2010年紐銀基金成立時的記者招待會,“關於開業儀式公關公司的選定,營銷策劃總監林燁晗談好了一家內地知名公關公司,後來,胡斌改為了股東方在香港慣用的公司。”基金業知情人士透露,結果會上出了狀況,麥克風接觸不良、場面也比較混亂,這次事件最終以林燁晗的辭職畫上句號。
  在首只基金募集期間,分管市場銷售的副總陳鵬突然辭職。分道揚鑣的真正原因,仍然是西方文化與本土化的再次交鋒。基金募集期間,胡斌要求陳鵬打破之前給銀行渠道的分成慣例,給出的條件非常低。陳鵬認為做不到,因此走人。

  華爾街夢想撞南墻

  豪華團隊鎩羽而歸

  熟悉紐銀基金的人都知道,公司投研多為海歸,其中,不乏麻省理工等海外知名學府的學子,胡斌對海歸人才惺惺相惜。
  胡斌在上任之初提出的“做好業績”的目標,一直沒有達成。紐銀策略優選自成立以來累計跌幅高達23.7%,而紐銀新動向成立以來累計跌幅8.6%,這兩隻基金自從成立以來還未給投資者賺過錢。兩隻債券基金也始終在面值附近。
  不僅公募基金業績不佳,胡斌最突出的量化投資也沒有特別突出。“量化這塊胡總一直很重視,團隊裏做量化的同事也非常優秀。他們在國外的量化模型做了很久,在國外跑得很成熟,但在國內需要針對A股的特點做調整。”一位紐銀內部人士透露,“很多的數據在美國有規律可循,但在A股就完全失效。”
  在2012年監管層放開專戶投資範圍後,胡斌將定量分析引入了專戶業務。2012年5月,胡斌主導成立了一隻量化對衝的專戶産品,這只産品由他親自督導,一直運作到2012年12月28日他遞交辭職報告,該對衝基金收益超過15%。“2012年年報時公司虧損是1300萬,2012年底時還是1300萬,也就是説基本已經到盈虧平衡點了,對胡斌來説需要的只是時間。”上述紐銀內部人士説。遺憾的是,股東沒能給他更多時間,這也折射出基金行業浮躁的心態。
  值得注意的是,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顧成為紐銀基金成立以來最賺錢的業務,而操盤QFII的則是紐銀基金後期投研真正的靈魂人物趙憶波。“我們QFII業務規模至少有1億美金以上,為公司盈利有2000萬。”知情人士稱,“同樣是投資A股,公募基金的管理模式和QFII截然迥異,QFII給予管理人的時間更長,基金經理的心態也很不一樣。”

  貧寒公司百事哀

  銷售幹將黯然離職

  無論是投資業績,還是市場銷售、公司品牌,最終華爾街夢想遭遇中國滑鐵盧。“胡總做事很認真也很勤奮,但不可避免地遵循國外的做法,後來他也在反思,所以後期無論是對媒體還是對渠道,以前不願意配合的工作,他也願意做了。”某紐銀內部人士説。
  正是由於這種轉變,紐銀基金度過了一段不長的和諧發展期。然而,紐銀基金成立以來持續虧損,資本金告急,成為矛盾的導火索。就在胡斌離職之前,其得力幹將原海富通基金機構銷售總監鬱相雄先行辭職,轉投匯添富基金。鬱相雄是業內非常資深的銷售人士,基金從業十餘年,經驗非常豐富。“鬱總離開,對公司是一個損失,因為他非常專業,非常懂這個行業。”一位紐銀員工&&。
  由於公司虧損,各項費用一砍再砍,包括對銀行渠道的激勵費。在紐銀基金去年發行某只基金的內部銷售會議上,不少渠道經理鬥志全無,有人&&最多只能完成2000萬的銷售任務,同時提出,要想有不錯的發行規模就必須舍得給渠道投入,需要大量用錢。這在鬱相雄看來,無疑是“殺雞取卵”,他認為基金公司的良性發展需要投研配合,最終給渠道的高激勵被否決。次日,有銷售人員寫郵件群發公司全體員工控訴,公開要求鬱相雄道歉,風波之後,鬱相雄斷然辭職。
  如今,紐銀基金還未走出亂局,胡斌已經開始他下一段職業旅程。證券時報記者致電胡斌,他&&,回歸對衝基金,這個他擅長又喜歡的領域。
  被問及離開紐銀基金是否感到不捨,他淡然&&,過去的事情就讓它慢慢平淡,不想多説,還是希望紐銀基金今後能夠發展得更好。“現在做對衝基金,考慮的事情更加簡單,生活也更輕鬆。”
  離開公募基金業,胡斌再看這個行業時,已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基金公司要想長治久安,必須放開核心高管、投研人員的股權激勵,這一部分人至少需要持有三分之一的股權比例。“基金公司要想做大有兩條路徑,第一業績説話,業績不行的時候可以選擇第二條路,銷售説話。如果以上兩個條件都不具備,那麼股權激勵是必須的,誰能夠提供資源誰拿回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紐銀基金閆旭:成長性股票面臨較好上升空間 2011-07-29
紐銀基金CEO胡斌:理性投資是公司最根本基因 2011-03-04
紐銀基金公司正式成立 2010-07-23
紐銀基金獨獲批文欲樹理性投資標杆 2010-07-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