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藥整治須斬斷利益鏈
網民盼公布假藥名單
2013-03-25   作者:記者 王玉/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日前,《經濟參考報》刊登了“假藥追蹤”一組三篇稿件:《藥監人員披露假藥産業鏈》、《抗癌假藥制售呈多發趨勢》、《中藥材領域造假利潤驚人》。報道見報後,引起了廣大網民的熱議。
  不少博友&&,報道揭示出的假藥制售內幕讓人觸目驚心,希望有關部門本着讓老百姓放心的原則,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對涉案的制假售假企業和相關責任人進行嚴懲並公布詳細的假藥名單。

  老年人最易上當受騙

  許多博友&&,老年人最容易聽信假醫假藥的廣告,不僅養老費被騙,連正常的治療也被耽誤,簡直是謀財害命。
  博友“grace_龔”&&,我婆婆最相信這些,老人家平時節約得要命,買騙子藥卻出手大方,真是害人,還影響家庭關係。
  博友“人民宏音”現身説法,“主要是抓住了老年人疾病多、想醫好的心理,我曾被騙三次,共14000多元。”
  而針對老年人的假藥營銷手段,也層出不窮。博友“進化中的草履蟲”&&,號稱免費贈送養生保健類圖書,或起個書名吸引眼球,如《長壽秘籍》,或假託名人為作者,如諾貝爾獎得主。老年人貪圖便宜,按着諮詢電話打過去,對方就開始“關心愛護”、推銷假藥。

  假藥利益鏈亟須斬斷

  據了解,現在假藥市場已形成了一條利益鏈,最低層甚至包括醫院的保潔員。不少博友&&,假藥市場現狀令人瞠目結舌,其利益鏈已深入産供銷各個環節。也有博友分享自己真實經歷,並感慨假藥利益鏈上的蛀蟲竟能如此“深入骨髓,並盤根錯節”。
  “現在賣假藥的好猖狂啊!”博友“薇玉芷軻”感慨,“中午去醫院取藥,剛取完藥,就有一個男人問我:‘大姐,空藥盒子賣我吧,五塊錢一個’。”
  博友“__be__better”透露,表兄是個醫藥代表,這個職業就是通過勾搭醫生把假藥或者價格虛高的藥賣給醫院,然後一起分成。
  有不少博友認為,假藥盛行,媒體刊登的假藥廣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地方電視台、電台和網絡搜索引擎。
  博友“夏天”呼籲,光天化日下高價回收空藥盒,醫藥代表與醫生“狼狽為奸”,部分媒體“推波助瀾”,面對如此囂張的制假售假現象,監管部門必須深挖每一起假藥的産供銷內幕,堅決斬斷假藥利益鏈的每一個環節。

  制度建設防範假藥氾濫

  為什麼假藥屢禁不止?不少博友認為,政府職能部門監管缺位、不力是主因。
  博友“防螃蟹的結界”&&,阿姨在市醫院旁的惠澤大藥房買了藏視明滴眼藥水,號稱可治16種眼病包括白內障,網上搜索批准文號發現是消毒殺菌産品,無任何療效,在多地因虛假宣傳被查。阿姨説老百姓大藥房等藥店也都在賣。藥店為了利益賣假藥,監管部門何在?
  博友“錢昊平”認為,假藥橫行的一大保護傘就是“地方保護主義”。
  據了解,處罰較輕也是假藥氾濫的一個因素。博友“星空VB”認為,之所以那些假藥在315曝光之後依然有銷售,是因為造假成本太低,即使被工商部門查封了,依然有資本改頭換面,欺騙消費者。為什麼不對這些不良商家進行超高額度的罰款,讓他們造假之後永無翻身之日。
  此外,有博友建議對制售假藥企業要公開點名並公布假藥名單。
  博友“國際旅游島商報飛也”&&,查獲假藥案,必須公布假藥名稱、經營者。不公布民眾怎麼知道防範?難道還要保護非法經營假藥者隱私?
  博友“司無邪1”&&,道德的約束虛妄且無力,要出重典,用制度建設阻止惡行惡德氾濫。

  敬請關注經濟參考報法人微博,參與微話題討論,@經濟參考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藥監局曝光12家假藥網站 2013-03-22
去年偵破制售假藥案1.4萬起 2013-03-21
藥監人員披露假藥産業鏈 2013-03-21
假藥利潤高於假幣和販毒 2013-03-21
斬斷假藥鏈條,法律須更“給力” 2013-03-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