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榮:迷失了的光伏大佬
2013-03-21   作者:陳其玨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圖

  從天堂到地獄的時空距離其實並不遠——對尚德的創始人施正榮來説,相隔不過短短8年。
  8年前的2005年,施正榮在紐交所敲響了尚德電力的上市鐘聲,後者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施本人則在次年被評為中國首富,一時間光環加身、如日中天;8年後的今天,尚德股價被評級為0,上市主體無錫尚德宣告破産重整,施正榮則被董事會免去董事長,並捲入“詐捐”、“利益輸送”、“轉移資産”諸般是非漩渦……
  多年前的一次專訪中,施正榮曾向本報記者預測,到2010年,國內光伏産業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洗牌過程。誰料想,施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尚德自己成為第一家被洗掉的龍頭大廠。
  這一切究竟怎麼發生?

  變味了的創業明星

  平心而論,施正榮當年對推動全球尤其中國光伏産業的進步確實功不可沒。在他的振臂疾呼與財富效應之下,中國光伏産業從無到有,花開滿地,太陽能這種清潔能源也降下凡塵,普惠眾生。
  然而,在不斷被捧為光伏領軍人物、創業明星之後,施正榮也漸漸迷失自我,甚至於戰略決策中頻頻出錯。
  國內一家光伏下游企業的老闆就向本報記者直言:“施正榮這個人太狂妄,本來我們很早就認識了,但後來他見到我們卻變得居高臨下起來。”
  無論在私下還是公開場合,施正榮的發言常給外界留下“以老大自居”的印象。數年前的一次新能源峰會上,因痛心於行業害群之馬,他在演講中甚至向台下坐著的同行説出“你們回去好好反省一下”這樣的狠話,儘管説者或無意,聽者卻有心。至此,施正榮自信、強勢甚至有些膨脹的性格飽受詬病。
  而伴隨這種“老大”心態的萌生,企業對規模的追求亦愈加盲目。在2005年底到2008年短短三年間,尚德産能從100多兆瓦一路猛增至1000兆瓦,由業內新兵躍升至全球第一,甚至計劃到2012年要增至5000兆瓦。
  對此,施正榮曾向本報記者&&,“我並不認為中國光伏産能已經過剩。光伏産業是一個能源行業,能源行業是無限大的行業。我看不出來目前産能哪過剩?”不料數年後,這些新增産能令尚德積重難返,債務猛增亦在所難免。
  在此期間,施本人又出現太多的投資失誤:先是2009年在成都啟動的碲化鎘薄膜電池項目以失敗告終;緊接着在上海投入3億美元建造的50MW非晶硅薄膜電池工廠被迫整個關閉;此後,與MEMC長單解約令尚德損失至少2.12億美元;而耗資1.07億美元收購日本MSK股權後卻未能在日本市場佔到便宜。
  去年爆出的GSF反擔保騙局更瞬間把施正榮推上風口浪尖,並成為後者失去CEO職位的直接導火索。

  誠信遭疑 走下神壇

  在反擔保案背後隱伏的更嚴重問題則是商業誠信。
  “其實所有的事情從詐捐開始就顯露端倪。”一位了解“詐捐案”內情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詐捐本質上就是為了轉移資産。
  至於借亞洲硅業實施“利益輸送”、借尚理投資完成“資産轉移”等事件則早已為媒體揭露,令施身處嫌疑卻百口莫辯,昔日光伏英雄終於走下神壇。
  而多年前,恰恰也是部分媒體的“造神運動”將施正榮送上了這個神壇。
  “過去媒體確實把他捧得太高了。某種程度上,施正榮是被‘捧殺’的。”海潤光伏CEO楊懷進談到這裡唏噓不已。
  在這場集體“造神”的背後,地方政府亦難辭其咎。
  作為尚德的誕生地,無錫市對尚德的扶持可謂不遺餘力,甚至連概括城市精神的口號中都有“尚德務實”云云,而鼓勵企業盲目擴張的一大推手亦藏身其間。2009年次貸危機後市場突現井噴,外界誤以為行業見底:於是,企業瘋狂擴産,政府和銀行則對光伏項目大開綠燈。
  “陽光是人類最原始的能源,即使我們能通過現代科技將它捕捉、利用,它也沒有改變最初的特質:清潔、純凈、公平地灑滿全球,超越國界、種族的藩籬。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它能成為我們與未來溝通的另一種語言。”
  這個精彩段落出自施正榮2009年寫給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一封公開信,如今讀來卻殊為吊詭,只因每個人都想知道:尚德和施正榮還有沒有未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創始人施正榮曾是中國首富 2013-03-21
尚德啟動破産程序:施正榮有望回歸 2013-03-20
施正榮從首富到破産邊緣 2013-03-18
尚德電力高層矛盾公開 施正榮遭內部調查 2013-03-13
尚德董事會任命新董事長 舊當家施正榮稱錯誤且非法 2013-03-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