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德)被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將實施破産重整,分析普遍認為這將成為中國光伏産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其直接的影響可能涉及到與尚德有上下游關係的供應商的應收賬款風險。另外,尚德的示範效應或將加劇投資者對光伏發債企業和民營低評級債的擔憂。
進一步的分析則認為,從目前中國光伏産業的整體情況來看,在電價補貼這一關鍵性利好政策低於預期,歐盟“雙反”終裁日漸臨近的背景下,尚德的破産可能成為産業陰霾不散的一個縮影。
破産或引發連鎖反應
隨着5.41億美元債券本金無法如期償還,尚德20日被法院宣布將破産重整。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商,尚德的破産被普遍認為將是中國光伏産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宏源證券分析師指出,尚德如果破産將會給其供應商的應收賬款帶來較大的風險,A股公司當中有較多尚德應收賬款的公司股票短期內受到的負面衝擊較大。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截至去年上半年,A股光伏板塊中至少有3到4家公司存在對尚德的鉅額應收賬款。例如作為尚德密切合作夥伴的亞瑪頓截至去年上半年來自尚德的應收賬款達到4573萬元,佔其應收賬款的16.11%,位居應收賬款方第一位。而到今年年初,這一欠款額度已升至5924萬元。
此外,相關公司去年發布的中報顯示,包括愛康科技、隆基股份等均有來自尚德多達數千萬元的欠款。但宏源證券分析師同時強調,對於部分在專業領域具有優勢的公司,如隆基股份,受到的衝擊將比較小。
國泰君安分析師則對媒體分析稱,尚德已成為中國首家出現公司債務違約的企業,鋻於光伏行業仍為信用風險重災區,尚德的示範效應或將加劇投資者對光伏發債企業和民營低評級債的擔憂。
産業陰霾短期難散
尚德的墜落可能只是當前光伏行業再入谷底的一個縮影,事實上,整個光伏行業未來的發展短期內仍陰霾難散。
儘管從今年初以來,國內光伏市場頻現回暖跡象,但在決定光伏市場能否規模化啟動的關鍵因素——電價補貼政策上,近來的政策動向卻顯示出要大大低於市場預期:分佈式光伏補貼額度擬定於0.35元/度,大型地面電站上網電價也將從此前的1元/度下調至0.75元/度。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光伏電站投資內部收益率降低將導致電站建設大幅遲緩。
民生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按照9%的內部收益率,電站持有成本需從現在的10元/瓦下降30%至7元/瓦左右。儘管電站成本降低是大勢所趨,但對於深受行業不景氣和庫存嚴重拖累的光伏企業來説,短期要實現30%成本下降恐難以實現。
此前,業內普遍預期今年國內新增光伏發電規模將可達10GW,看多者甚至提出15GW的預期。對此,眾多分析師均認為,按照目前的形勢,由於補貼政策大大低於預期,2013年全年10GW的目標恐難實現。
分析認為,從光伏行業整體現狀看,國內市場啟動將低於預期,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短期內仍將無可替代。預計今年二季度,國內光伏製造業市場或再次陷入“冰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