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是作為對於摩根大通唱空銀行股的回應,3月20日,銀行股集體出現了暴漲,不過這卻依然難以彌補市場在對待銀行股的態度上的巨大分歧——尤其是在上市銀行2012年年報密集披露前夜:下周(3月25日-3月31日),8家上市銀行將公布2012年年報。 在本週早些時候,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建議客戶減持中國股票,購買做空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金融衍生品。與之針鋒相對的是,中國本土券商招商證券則&&,2013年銀行股會有20%以上的超額收益。A股銀行股目前估值仍偏低,未來倍增不是夢。而另一家老牌券商中金公司則更是以其對於銀行股的堅定持有態度而聞名。 對於看多銀行股的機構而言,有着足夠的理由:相對於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而言,銀行業的利潤增長仍然保持高速而且穩定;其估值則足夠便宜而具有吸引力。截至3月20日收盤,按照整體法計算,銀行板塊市盈率(TTM)僅有6.52倍,市凈率(LF)僅為1.27倍,相比之下,全部A股的市盈率為14.38倍,市凈率則為1.80倍。而從盈利水平來看,已經披露年報的平安銀行和浦發銀行的凈利潤增長分別達到了32.38%和24.88%,而其餘5家已經公布業績快報的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和光大銀行的凈利潤增長也分別達到了25.31%、25.03%、34.51%、36.08%和30.74%。華泰證券則預計,銀行一季報業績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且與非金融企業利潤增速差距將繼續擴大,相對其他行業具備確定性比較優勢。 而撇開了“陰謀論”的角度,另外一些機構看空銀行股也並非空穴來風: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風險,凈息差的回落,表外業務包括銀行理財産品的風險等等,都在威脅着中國的銀行業。瑞銀證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提到,當前銀行業股價已經基本反映經濟周期性改善因素;同時,前期推動行業估值持續向上的國內、外流動性最高點已過,現階段缺乏推動板塊向上的結構性催化因素。 鋻於中國的銀行業之前有過大規模剝離不良資産的歷史,看空者對於銀行業可能面對的鉅額壞賬風險極為擔憂,同時對於來自官方和銀行財務報表所體現出來的不良貸款只是溫和反彈的現象則顯得不屑一顧。瑞銀説,為了應對中期資産質量壓力,上市銀行或趨向於增加信貸成本以增強其抵禦風險的能力。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銀行板塊已經整體上漲了12.65%,漲幅整體位居前列,平安銀行、民生銀行則分別上漲了44%和40%。不過,對於多數投資者來説,青睞銀行股還有着另一個原因:正如一位基金經理對記者&&的那樣,在這個糟糕的市場環境中,可供選擇的優質的、穩定增長的行業並不多,白酒是一個,銀行也是一個,不過前者已經不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