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尚德走到今天的局面,跟無錫市政府的“溺愛”有關係.如果政府部門對光伏産業的發展有清晰的規劃,而不是盲目上馬項目,或許無錫尚德也不會超速發展。直至今日,這樣的問題在我國很多城市都存在
尚德電力,這家曾經站在光伏行業頂端的企業,如今負債纍纍,寸步難行。
3月18日,尚德電力發布公告稱,公司未能在約定的3月15日償付高達5.41億美元的可轉債。
債務違約似乎已成定局。但在公告中,尚德電力&&,公司正持續跟可轉債的持有人溝通進行債務重組(即修改原定的債務償還條件)。
“已經有60%的可轉債持有人同意延期償付。”尚德店裏的公告中顯示。
但法治周末記者查詢資料發現,2008年發行這筆可轉債時的募集書顯示,只有100%的債券持有人同意,方可延期支付。這也就意味着,一旦剩餘的40%的債券持有人對尚德電力的發展前景信心不足,不同意延期支付,債務重組就面臨着很大的困難。
“根據破産法的規定,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是破産的條件。”曾經參與太子奶破産重組工作的律師韓傳華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若尚德電力無法償付到期債務,那就意味着其可能面臨着破産的局面。
尚德電力身上背負的債務,不僅僅是5.41億美元那麼簡單,在它身上,還有其子公司無錫尚德太陽能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尚德)為借款主體借來的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銀行負債。
近兩年,中國的光伏産業面臨着産能過剩、歐盟對中國光伏産業進行“雙反”的重重重壓,光伏企業從盈利的高峰,逐步墜向虧損的深淵,而發展尤為迅猛的尚德電力所遭受的衝擊尤為嚴重。
“尚德的發展是一個奇蹟。”2006年3月,尚德電力登陸紐交所之後3個月,有調研機構這樣評論這家企業。
7年之後,當尚德電力背負上如此沉重的包袱,如果它能夠順利挺過去,或許也堪稱另一個奇蹟。
“市場對尚德電力的反應很不好,其股價一直在跌,尚德電力已經無法通過自身能力渡過難關,其能否繼續經營和發展,主要要看無錫市政府。”長期關注中國光伏産業的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説。
破産還需過法律關
韓傳華告訴法治周末記者,5.41億美元的可轉債違約後,由於發行可轉債的是尚德電力,所以購買可轉債的債權人有可能為了自身權益,起訴尚德電力或向法院申請尚德電力破産。
法治周末記者查詢資料發現,尚德電力是無錫尚德的創始人施正榮為了將無錫尚德上市,而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尚德電力控股無錫尚德,借由尚德電力在紐交所的上市,無錫尚德登上資本市場的舞&。
所以韓傳華告訴記者,可轉債的債權人需要到開曼群島的法院去申請,尚德電力方能進入破産程序。
“但事實上,尚德電力只是一個殼,無錫尚德才是其核心資産,尚德電力破産意義不大。”韓傳華分析。
也或許因此,坊間傳言尚德電力的董事會此前意圖通過無錫尚德破産來償還債務,3月20日前會&&無錫尚德破産重組的方案。
根據我國破産法規定,當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産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時,企業也可以自行向法院申請破産清算或破産重組。
但是韓傳華告訴記者,在我國破産也需要走法律程序,需要有債權人或債務人向法院申請,法院批准之後方可進行。
由於無錫尚德是上市公司尚德電力的子公司,無錫尚德的破産是否需要尚德電力股東大會的同意?韓傳華告訴記者,這就要看尚德電力的公司章程中怎麼規定的,按章程進行就可以。
但無論什麼情況,無錫尚德或尚德電力的破産都不是短期內可以進行的事情。所以坊間關於“3月20日就會&&破産重組方案”的傳言的可信度就值得質疑。
法治周末記者試圖向無錫尚德方面證實,是否有債務人或無錫尚德本身是否已經向法院申請破産,但並未獲得答覆。
無錫政府介入可能很大
關於尚德電力、無錫尚德的坊間傳聞多種多樣。也有傳聞稱,當尚德電力計劃將其子公司破産從而償還債務時,無錫市政府不同意,無錫市政府計劃接盤無錫尚德。
對於這樣的傳聞,法治周末記者&&無錫市政府、無錫尚德,但都未得到答覆。但韓傳華和林伯強都&&“無錫市政府接盤無錫尚德很有可能”。
“無錫尚德能發展這麼大,政府是有投入的,其破産會牽涉到上萬人的就業、銀行的貸款等因素,政府很可能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去拯救它。”林伯強分析道。
林伯強的分析不無道理。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到,無錫市政府跟無錫尚德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沒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尚德起不來。”江蘇省委研究室的一份關於無錫尚德的調查報告中寫到。
前述報告裏羅列了無錫市政府對無錫尚德種種扶持細節:創業之初,在無錫市政府的協調和支持下,無錫6家國有企業和施正榮共同出資800萬美元,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無錫新區專門委派兩名工作人員,幫助企業從事公司組建方案、工商註冊、稅務登記、銀行開戶、信息發布、人員招聘等相關工作,為企業提供廠房用地,並減免房租,大大減輕了尚德的運營成本。
無錫市政府網站的一篇題為《大力推廣尚德公司的成功實踐經驗》的文章中還提到,在尚德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特殊服務,先後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300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
“在尚德的發展過程中,無錫市政府像保姆一樣提供服務,像導師一樣給予指導。”施正榮曾經在一次接受採訪時&&。
就在2012年9月由於歐盟的雙反政策落地對光伏企業帶來打擊時,當有銀行出現“抽貸”等傾向時,無錫市政府領導還牽頭各家銀行進駐無錫尚德,計劃對其放貸以走出困境。
無錫市政府有能力將無錫尚德托向光伏業的頂峰,但當無錫尚德的發展出現逆轉,短期內政府似乎也無法扭轉乾坤。
“但無論如何,當無錫尚德面臨破産的風險時,無錫市政府為了社會穩定,為了銀行鉅額貸款的收回,也為了曾經的付出不打水漂,似乎也不能不救。”林伯強説。
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林伯強也&&,無錫尚德走到今天的局面,跟無錫市政府的“溺愛”也有關係:“如果政府部門對光伏産業的發展有清晰的規劃,而不是盲目上馬項目,或許無錫尚德也不會超速發展,直至今日。這樣的問題,在我國很多城市都存在。”
政府介入後的焦點
韓傳華認為,無錫尚德未來的發展很可能跟太子奶當年的命運相似,即先由無錫市政府組織的國有企業對無錫尚德進行暫時託管經營,如果經營一段時間依然無法償還債務,那麼或許就要走向破産重組或破産清算的地步。
“政府組織國有企業接管民營企業時,一定是有條件接管的。在接管過程中政府和國有企業能否履行約定的義務,是否會涉嫌侵佔民營企業的資産,導致資産流失,或許會成為焦點。”韓傳華説。
韓傳華的擔憂不無道理。當年太子奶被高科奶業託管後,高科奶業負責人文迪波多次被質疑侵佔、轉移太子奶的資産。
在韓傳華看來,政府介入無錫尚德的經營後,尤其是一旦無錫尚德進入破産程序後,政府會不會公正地查清無錫尚德在經營過程中是否有個人侵佔、挪用公司資産的行為,並查處相關責任人,給投資者一個交代,也是投資者會密切關注的話題。
而就在近日,施正榮還被質疑與多個企業間存在關聯交易、利益輸送。有報道稱,尚德電力董事會已在3月8日對施正榮的關聯交易進行內部審核,不過尚德電力和無錫尚德方面均無公布任何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