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於3月14日上午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8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繼續持穩於2.75%。
鋻於本週公開市場無到期資金,加上周二發行的260億元正回購,則最終實現資金凈回籠440億元。
可以看到,雖然15日民生銀行將發行鉅額A股可轉債(200億元人民幣),預計凍結流動性達4000億-5000億元,但當前市場資金面依然較為寬鬆。
中債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收盤,銀行間回購利率延續小幅調整態勢。其中隔夜、7天和14天回購利率分別位於2.061%、3.039%和2.954%的位置。
“不過,本週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的加碼,從側面説明流動性的過度寬鬆非央行所樂見,公開市場短線應會延續回籠的基調。”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伴隨着1月外匯佔款的鉅額回升和1月信貸的萬億元增長,央行將2013年M2的調控目標定在了13%,這意味着前期寬鬆的資金面可能會在未來有所收緊,而正回購將成為靈活調劑目前寬鬆流動性的主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3日亦公開&&,“這個13%是代表了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含義就是比較中性的,我們不再是寬鬆的貨幣政策。”
周小川同時強調,“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在應對危機的那兩年採取的,之後在2010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已將貨幣政策的取向轉為穩健,不再是寬鬆的、擴張型的貨幣政策。”
對此,順德農商銀行固定收益研究員宋球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降低年內M2增速,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降低間接融資比重、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以此穩定經濟增速。從貨幣的傳導機制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的過度寬裕,會導致管理層難以控制貸款的投放,特別是間接或直接流向房地産市場的資金,這樣會增加通脹壓力。因此,後續資金面維持中性偏緊水平仍是大概率事件。”
無疑,隨着央行正回購力度的逐漸加碼,預計貨幣市場收益率將會呈現整體上升的態勢。有券商交易員向記者&&,“央行對7天回購品種的目標或合理收益率應該在3.30%附近,未來管理層在‘緊平衡’操作思路的指導下,其政策效果將逐漸顯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