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伊始,社會融資規模開了個好兆頭:總量繼續上升,結構繼續改善,信貸比重繼續下滑。接受記者採訪的代表委員認為,今年社會融資規模有望繼續攀升,穩健有力地支持實體經濟,同時直接融資有望繼續佔據更大的比重。 去年社會融資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信貸不再是融資舞&上的“獨角”。全年人民幣貸款僅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2.1%,同比低6.1個百分點;信託貸款佔比8.2%,同比高6.6個百分點;企業債券佔比14.3%,同比高3.7個百分點。 今年,結構改善的情況持續。僅看前兩個月的數據,人民幣貸款合計1.69萬億元,佔據同期社會融資總量的46.8%,低於去年平均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日説,過去中國的融資高度依靠信貸,如果信貸平穩了,總體來講融資活動也就比較平穩。後來我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金融市場開始多樣化,工具越來越多。除了信貸以外,還有股票融資、債券融資,保險業也在發展,以及各種各樣的類似股權投資基金等,包括信託業。“因此,為了衡量金融業的融資活動,我們設置了社會融資總量的指標。”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稱,應該更多關注央行和監管當局在控制貨幣供應和信貸增長的同時,也放開了直接金融,幫助企業多渠道獲得資金,這也有利於經濟的平穩過渡。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適當擴大社會融資規模,但是並沒有明確説明進一步優化社會融資的結構。 周小川稱,目前信貸和其他金融市場的活動共同配合,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金融服務。除了信貸應該保持平穩以外,還要看到許多金融工具之間相互有替代和互補的關係,保持社會融資總量的增長大體平穩。 在社會融資規模裏,債券佔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且比重逐年攀升。全國人大代表、央行南京分行行長周學東稱,債券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幾年人民銀行推動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迅速,規模增加很快,而且企業融資的效果也是不錯的,融資規模、效率都在提高,這是非常有利的一面。 全國人大代表、央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也預計,債券市場還要快速發展並健全完善,債券融資是合適的直接融資工具,對於緩解企業流動資金緊張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信託貸款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社會融資規模裏不可小覷的組成部分。楊子強説,要全面地看待這一問題,一方面,信託對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對項目開發發揮了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其快速擴張容易引發風險隱患。目前監管部門已經關注信託的快速擴張。楊子強預計,今年信託貸款的規模不會重現前兩年的情形,而是在規範中穩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