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大幅減少專項轉移支付
2013-03-13   作者:記者 莊慶鴻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有一次,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湘岳到某縣的一個小水庫釣魚,結果發現水庫多年失修。
  他就向管理人員打聽:“這個項目是縣裏管?”讓他吃驚的是,對方回答説:“省發改委管!”
  李湘岳知道,省政府有一筆專項轉移支付資金。但是,他沒想到,縣裏一個小的水利項目,也要到省裏審批。
  “像現在這樣,大家都跑關係、找門路、想辦法託人。機靈點、跟上面有關係的人往往就‘跑’來了資金,老實點的就跑不到。”李湘岳在湖南代表團會議上説。
  李湘岳“炮轟”的是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制度。近年來,中央財政支持地方民生發展的支付,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完成。
  專項轉移支付是轉移支付的兩種形式之一,主要服務於中央的特定政策目標。這一資金與項目挂鉤,種類繁多,2006年的規模就已超過200種。另一種轉移支付則是一般性轉移支付。這部分資金的分配有一套明確的計算公式,被稱為“陽光資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新增赤字1.2萬億元,新增幅度惹人注目。如何把財政支出用到“刀刃”上?
  不少人大代表反映,“專項資金”的流向,不是按實際需求決定。中央專項轉移支付涉及項目多,相關部門人手有限,難以真正嚴格核查每一個項目。於是,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地方申報的力度。
  這就導致了“跑部錢進”現象。“沒有資金就立不了項,所以現在老是縣裏的往市裏跑,市裏的往省裏跑。”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昭通市委副書記張紀華説。
  相對專項資金數量年年攀高,李湘岳看到的現象是,“在我調研的湖南農村,很多公益事業沒人管,水塘沒人修,水渠淤塞了也沒人管。”
  全國人大代表、濟南市市長楊魯豫對此感觸很深。“一個城市好比一個家,要做好多菜。專項轉移支付就像這個錢只能買醬油,我不能拿它買鹽。但實際上,我家裏可能多的是醬油,缺的是鹽。”
  據財政部提供的數據,在近20年的時間,只有2005年~2007年出現過專項資金少於一般轉移支付的局面。
  “改革中最重要的障礙就是權力,就是批項目的權力捨不得放。”李湘岳説。 坐在旁邊的湖南省財政廳廳長史耀斌讚同地點頭:“這涉及到部門利益問題。”
  記者注意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馬凱3月10日所作的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説明中,提出要“大幅度減少、合併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將適合地方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審批和資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為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職能提供財力保障。”
  楊魯豫期待,這條規定能在實踐中細化。“能讓地方政府充分把錢用到最迫切的民生問題上,缺鹽就買鹽,缺醬油才買醬油。”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認為,大幅度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讓你原地踏步,即使你跑‘部’,錢也不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財政部: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不要求縣級財政配套 2012-06-26
中央財政建立均衡性轉移支付機制 縮小地區差距 2011-07-03
“轉移支付”必須立法 2011-03-30
(五)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安排情況 2010-03-17
國家應成為對勞工轉移支付的主體 2009-02-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