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樓市調控應增保有稅減交易稅
2013-03-13   作者:記者 史麗/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國五條”地方細則&&在即,房産稅成為兩會會場內外熱門話題,代表委員各抒己見,網民討論熱鬧非凡。有代表委員提出,可考慮對多套房採用高額累進的方法徵稅,也有代表委員建議全面徵收房産奢侈稅。
  不少網民認為,中國的房地産稅收大部分集中於開發和交易環節,保有環節稅收較少,這是推動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建議樓市調控更多引入市場化手段,降低交易環節稅負,適當提高房産保有稅負,從而讓房子充分流通,使沉澱的房源得以釋放,如此一來,自然有利於房價回落。

  房産持有環節應增稅

  網民“六安”認為,在持有環節增稅,會讓很多人意識到投資性購房必然引來嚴厲的懲罰性稅收,增加投資成本,間接減少投資者進入,房地産市場就難以出現很大的泡沫。
  網民“潘石屹”認為,徵收房産稅可以降房價。目前中國城鎮人均居住面積已經超過35平方米,總量並不缺,空置房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而這源於“持有房子沒有成本,還能坐等升值”。應從第三套房子開始徵收房産稅,多套房可以高額累進徵稅,這樣,就能把這些空置房逼到二手房市場,形成供應,而供應量大了,房價自然會降下來;如果房價還降不下來,可考慮進一步提高房産稅,尤其是多套房子的稅率。

  房産交易環節應減稅

  網民認為,目前房地産流通環節的稅率太高,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契稅等等,大大提高了購房成本,20%的個稅更是加重了這一負擔。如果&&房産稅,並相應減免流通環節的稅收,可以保護剛需及合理的改善型需求。
  署名“鄧聿文”的博文認為,“國五條”最大亮點就是擴大房産稅實施範圍,但目前20%的交易稅還主要是針對交易環節,而非保有環節。長期以來,中國房地産的稅收大部分集中於開發和交易環節,保有環節稅收較少。假如針對保有環節開徵房産稅,一定程度上可將房價控制住。
  “鄧聿文”的博文認為,目前,全國只有重慶和上海試點房産稅。但重慶只對增量房和部分存量房徵稅,上海只對增量房徵稅。由於徵收範圍較窄,導致徵收稅金有限,遠不足以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必須對房産稅的徵收範圍和徵收方式進行調整,可以人均面積為徵稅標準,並實行累進稅率,對長期空置房,還可提高稅率。長期來看,限購作為行政手段終究不能長久實行,房産稅遲早要替代限購發揮調控主作用。

  明確房産稅徵收對象

  在房産稅徵收對象上,網民“余豐慧”認為,需要將實施房産稅的作用限定在抑制住房的投機投資性需求上,將抑制高房價作為目標。這要求將自住型住房和改善性住房排除在房産稅的徵收範圍以外,從第三套以上住房開始徵收房産稅。
  網民“小力丸”認為,政府希望通過開徵房産稅來調控房價,願望是好的。房産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市場回歸理性,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並影響房價預期,但能否直接影響房價就很難説了。因為,稅收永遠只會增加商品的成本,從而推高價格,房價也不例外。未來,應統籌推進房地産稅費改革,合理安排稅收負擔。徵收房産稅一定應明確徵收對象,建議針對投機群體和持有多套住房的人群。對於剛需族和合理的改善型群體,則應在政策上給予保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樓市調控仍應保護剛需 2013-03-12
二手房市場交易迅速升溫 樓市調控仍應保護剛需 2013-03-12
專家解析當前樓市調控 呼籲盡快&&徵稅細則 2013-03-08
地産股重挫顯示樓市調控威力 2013-03-05
新國五條:樓市調控的硬招 2013-03-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