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第十三屆中國房地産發展年會上&&,在目前二手房市場發展過快的情況下,新國五條&&很有必要。20%的交易稅也不是新政策,購房者不必過度恐慌。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的有53個,延續2012年樓市復蘇反彈的態勢,房價整體回升的態勢依舊明顯。
“近期房地産市場上漲的勢頭有點猛,特別是二手房市場”,秦虹認為,在社會呈現房價看漲預期的背景下,政府&&“國五條”政策來改變或者干預這一預期,很有必要。
秦虹&&,投機和投資者對房地産甚至國民經濟將帶來巨大傷害,房地産市場再次出現大幅反彈對誰都不利。房地産受預期影響比較大,只要預期看好,不想買房的人也急着買房,這個時候需求量增加,房價就上漲。如果預期要跌,房價也跟着跌。政府及時&&調控政策,能夠保證房地産市場的穩定。
國五條調控政策&&後,市場反響強烈,多地二手房交易出現過戶熱潮。據媒體報道,上海、南京、重慶等地房産交易中心人滿為患,出現通宵排隊過戶現象。對於此次政策,大多數購房者都將目光聚焦於“個人轉讓住房嚴格徵收差額20%的個人所得稅”。
對此,秦虹&&,對個人賣房所得徵收20%的稅並不是新政策。2006年國稅總局發布的108號文件就規定了四種徵稅方法。其中,對出售自有住房並計劃1年內重新購房的納稅人,其個人所得稅先以保證金形式繳納,再視其重新購房的金額與原住房銷售額的關係,全部或部分退還納稅保證金。同時稅法也規定,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實際上這也是保護了市場上合理的住房需求。”秦虹説。
對於購房者的心態變化,秦虹認為,市場不要有過度恐慌情緒。下一步要看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的調控細則。總體來看,有利於保護自住性需求的政策還需要繼續實施和完善。
此外,秦虹&&,房地産市場調控大致分為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三類。像利率、信貸等金融政策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房價影響的路徑比較複雜。“我們需要對這些調控手段的特點和邏輯有清醒的認識,藝術性、科學化地運用,從而合理有效地達到調控目標。”秦虹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