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運力“災難性過剩” 面臨行業性破産風險
2013-03-08   作者:記者 張彬/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當前航運業正經歷着百年不遇的大蕭條,中國航運業連續兩年罕見地出現全行業嚴重虧損,航運業面臨着行業性‘破産’的可能。”全國政協委員、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董事局主席高彥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應加快航運業振興,解決運力過剩的問題。
  航運業持續低迷,航運企業經營“慘澹聲一片”,尤以幹散貨航運市場為甚。在2008年航運業最“風光”之時,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曾一度達到11793點;而去年BDI平均值為920點,比2011年平均值1549點下跌40.6%;與此同時,燃油及相關成本又居高不下。航運業虧損仍在加劇。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A股13家航運板塊上市公司發布的2012年業績預報顯示,其中5家上市公司面臨虧損,長航鳳凰、寧波海運、中海海盛等3家公司預虧13.9億元。中國遠洋也發布業績預虧公告稱,繼2011年巨虧104億元之後,2012年仍將出現較大虧損,併發布退市風險警示。
  運力過剩是航運低迷的根本原因。高彥明&&,由於前幾年航運市場的“泡沫繁榮”帶來了“天量”的新造船,而大量的老齡船又沒有及時退出市場,使得全球運力激增,超出正常需求30%左右,造成運力“災難性過剩”。
  而航運業又關聯着造船業,船廠接單量極度萎縮,一些船廠甚至面臨無船可造、企業破産的嚴峻局面。航運業和造船業都是我國經濟和國防重要的支柱産業,估計兩個行業有近兩萬億資産,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00萬人,受連帶影響的還有中國船舶設備製造業和鋼鐵工業。如果航運市場持續惡化,必將對航運業、造船業和相關産業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這些行業都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最終還會影響到金融系統。
  航運業的出路還是解決運力過剩的問題,否則有可能發生航運業行業性“破産”的可能。高彥明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該禁止20歲以上(含20歲)的外籍老齡船進入中國港口;盡快降低我國沿海運輸船舶的強制報廢年齡,把沿海運輸的散貨船、集裝箱船和雜貨船的報廢年齡統一降至27歲,客輪、油輪和化工品船的報廢年齡降至25歲。
  高彥明稱,如果上述措施能夠得以實施,國家不需要有任何的財政支出,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運力“災難性過剩”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三部委航運業振興方案明年或&& 2012-11-27
BDI指數止跌 下半年航運業喜憂參半 2012-06-13
中國船級社:中國航運業已基本上觸底 2012-05-22
今年航運業頹勢難改 2012-04-25
航運業年內拐點難現 2011-08-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