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桂敏傑6日在介紹2013年上交所工作重點時提到,將做好再融資審核機制調整的準備和實施工作。 桂敏傑&&,將研究、梳理、優化再融資審核流程,減少審核時間,簡化、公開審核標準、流程和進展,建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再融資審核機制。他提到,再融資是資本市場配置資源,服務實體經濟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式。這些年來,再融資一直佔了比較大的比重,甚至比IPO還高,是市場非常重要的融資方式。一套再融資監管體系和監管制度支持了很多上市公司做大做強。2008年以來,僅上交所市場再融資就達到了1.2萬億規模,其中銀行再融資就達2000多億元,補充了資本金,滿足了資本充足率的要求。 桂敏傑&&,由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可持續的,所以對於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關注不同於IPO,適當的進行審核機制的調整是很有必要的。“(再融資審核)調整工作確實在推進,交易所在積極配合。”他&&,關於上市公司再融資審核權下放交易所,總的思路是通過調整之後能夠更多地發揮交易所貼近市場、貼近上市公司、了解上市公司的特點,承擔起部分再融資審核方面的職能。再融資審核的調整涉及比較多的事項,包括減少實質性新的判斷,發揮中小投資者參與決策的作用,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等等。上交所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準備,在做制度方面的研究,包括規則、技術、人員方面的準備,配合好證監會再融資審核的調整。 稍早之前,全國政協委員、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再融資審核權下放工作正在準備當中。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機構監管部巡視員歐陽昌琼則&&,對於再融資審批權限從證監會下放至交易所,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曾&&,證監會對如何做好發行審核工作、探索審核機制更好貼近市場需求,一直在進行探討和研究。上市公司再融資與IPO相比有其自身特點,由於上市公司已在資本市場經過持續信息披露,投資者對其經營情況更為了解,市場對其分析跟蹤比較充分,對其股價波動情況也相對熟悉,因此上市公司再融資審核機制應與IPO審核機制形成差異化安排。 不過,無論是陳東征還是桂敏傑,都沒有對再融資審核下放有無時間表作出回應。此前,曾有消息稱,再融資審核下放最快或將在兩會後的3月底推出。北京一家券商投行部門的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再融資審核權的下放,實際上並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關鍵在於監管部門要進行放權。“放不放權就是監管部門一句話的事情,監管部門今天説下放,明天交易所就能進行審核。”他説。不過,他也&&,從證監會市場化的監管思路來看,進行放權也在意料之中。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再融資審核權下放是發行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於不可能第一步就把IPO放下去,因此先從再融資開始,將再融資審核權放到交易所,是一種有益的探索。他&&,再融資現在有一些硬性條件,包括分紅、信息披露,前期募集資金使用狀況、公司治理狀況、有無違規記錄等等。 對於外界有關審核權下放後再融資可能會變得更加容易的擔憂,吳曉求&&,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證監會對於再融資審核的把關,相對來説還是更嚴格一些。如果把再融資的口子放得非常大,也不利於市場的發展。他&&,應當對再融資核準的程序、核準的內容進行規範。另外,交易所還要加強廉政建設,重心下移之後,一般來説公關的難度就會降低,權力容易成為尋租的標的,對交易所來説是一個挑戰。 Wind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網上發行日期計算,2012年共有150隻新股發行,實際募集資金926.95億元,較前一年分別下降45.2%和63.4%。相比之下,2012年A股市場共計實施增發157起,募資合計3436.5億元;配股7起,募資合計119.4億元。再融資的整體規模已經達到了同期IPO的3.8倍。而自2013年以來,相對於處於停滯狀態的IPO,已經有39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增發,募集資金合計893.41億元;有兩家上市公司實施了配股,募集資金合計23.78億元,再融資總規模達到了917.19億元。與此同時,Wind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共有6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發預案,預計募集資金91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