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區固定資産投資預增不低於20% 警惕背後債務風險
2013-03-05   作者:安蓓 韓潔 何雨欣 雷敏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20個省區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預期不低於20%,多個省區投資增速目標達到甚至超過30%……2013年,新一屆政府開局,各地紛紛確定較高的投資增速目標。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提醒,應警惕新一輪地方投資熱背後的債務風險。

  地方投資熱引發債務風險擔憂

  “地方政府主導下的過度投資已成為當前越來越突出的矛盾。儘管從短期看,能對拉動GDP增長産生一些影響,但從中長期來説,會埋下很大隱患。尤其要警惕新一輪投資熱帶來的地方債務風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2013年,在確定較高投資增速目標的同時,由於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産調控政策不放鬆及外需疲軟,多地下調了財政收入增長目標,從預算報告看,今年地方本級收入增長目標僅為9%。
  為彌補地方收支差額,國務院同意由財政部代理髮行35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這一數量為2009年地方債發行以來最高。
  根據審計署的審計結果,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為10.7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率高達70.45%。有機構估計,目前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有可能已達13萬億元。
  “前幾年地方政府借的債今年陸續到期,還本付息壓力加大,要警惕潛在風險轉化為現實風險。”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説。

  地方債務風險有多大?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説,目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要注意在局部地區和具體項目上做好風險防範,地方新上各種投資項目,要做好可行性論證,從源頭做好風險防範。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荊州市市長李建明説,荊州市近幾年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産投資增幅已連續三年保持在35%以上,2013年投資增速也預計在30%以上。目前70%以上投資來自民間,並加強融資平台的資産評估、抵押,未動用地方財政資金用於投資,負債在可控範圍內。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林回福説,固定資産投資並不意味着完全由政府掏錢,而是政府創造投資條件,讓社會、民間、企業來投資,他們選擇的過程本身就是市場化的行為,這有利於規避風險。

  建立風險防控長效機制

  財政預算報告強調,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堅決制止一些地方違法違規融資和擔保承諾行為,逐步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
  “對於地方融資風險的防範,應建立制度、程序、風險評價機制等,政府要盡量避免對微觀經濟的干預。”林回福説。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黃石市市長楊曉波希望有關融資支持政策能夠延續,同時有所創新,比如支持更多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在國務院特批下,2011年,我國選擇在財政實力較強的浙江、上海、廣東、深圳四地啟動地方政府自主發債試點。
  遲福林委員建議,加大財稅體制改革力度,把以經濟總量為導向的中央和地方財稅關係盡快調整到以公共服務為導向的中央和地方財稅關係。“要以地方經濟總量為基礎,建設服務型政府,地方在公共服務方面有什麼責任,應有什麼樣的財權和財力,需要從機制體制上明確。”
  全國政協委員、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張連起説,一些國家根據政府債務編制資産負債表,可以清楚看出負債情況、償還能力等。我國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可以借鑒類似經驗,做到公開透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逾20個省份披露“經濟年報” 警惕地方投資熱再抬頭 2013-01-29
19省設定固定資産投資增20%以上 地方投資熱再現引憂 2013-01-28
地方投資升級 三大問題應重視 2012-09-05
新一輪地方投資升級 三大問題應重視 2012-09-04
地方投資潮將再度推高債務風險 2012-09-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