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建議500萬起徵遺産稅 每年可增稅2千億
2013-03-03   作者:張然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委託,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承擔的《遺産稅制度及其對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啟示》課題3月2日舉行中期成果發布會。研究稱,我國已基本具備徵收遺産稅的條件,並建議將500萬元作為遺産稅起徵點。國務院此前批轉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曾要求,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産稅問題。

  稱徵稅條件已成熟

  課題對全球188個國家的遺産稅信息進行收集和檢索,發現有114個國家在開徵遺産稅或對遺産課徵其他稅收,佔比61%。統計稱,對遺産徵稅國家多是當今最具效率和競爭力、科技領先的國家,其GDP總量佔到全球總量的70%以上。

  報告認為,無論從社會公平政策、轉變增長方式,還是縮小貧富差距,開始徵收遺産稅時機已成熟,條件也已基本具備。

  年稅收可達2000億

  課題研究結合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收入分配改革的需要,提出了我國遺産稅改革的調控重點、制度構想和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我國遺産稅應按中産水平確定起徵額。我國個人所得稅將年收入12萬以上作為需申報的高收入人群,按三口之家年收入為36萬元。如把家庭財産存量定為15年收入,則500萬元為遺産稅起徵限額。限額以下是中等收入家庭,遺産和贈與不徵稅。限額以上是高收入家庭,按超額累進徵稅。

  報告分析,現代市場經濟國家遺産稅收入一般可達稅收總額的1%-2%。鋻於我國此項改革是從無到有,按遺産稅收入達稅收總額的2%計算,2012年我國稅收收入超過10萬億元,此項即能收入2000億元。

  ■觀點


  開徵遺産稅促使“富二代”自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各地需嚴格按所售房屋增值額的20%徵收個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昨天發布的報告認為,遺産稅的徵收有利於和房地産調控産生聯動效應。通常遺産中不動産都佔有較大比例,在我國近年房地産過熱的情況下尤為如此。若遺産稅改革推出,則會對富有人群以房地産形式積累財富的熱情降溫,有利於抑制資産泡沫化,促進房地産價格合理回歸。遺産稅徵管以資産核查為基礎,而不動産又最為顯化。因此,遺産稅改革有利於和房地産調控政策産生聯動效應,取得綜合的社會效果。

  報告稱,在現行體制與財富格局下,機會不公已形成向二代三代傳導的趨勢。一方面富有階層子女在財富、教育、科技等方面具有市場領先優勢,另一方面是農民工後代在經濟能力和素質教育方面的弱勢。遺産稅制度可以起到獨特的定向調節和矯正作用。

  同時,按《福布斯》2012中國富豪排行榜顯示,排名最靠前的100位富豪,總資産達到2200億美元的水平,約為13860億元人民幣。據估計,目前中國不足人口百分之一的富有階層,佔有50%以上的社會財富,這種過度佔有造成的貧富兩極分化,應當用遺産稅這種定向調節工具加以引導和遏制。

  報告認為,遺産稅除了能夠調節財産貧富差距,維護市場平等競爭外,還有利於鼓勵“富二代”自強自立。對於不勞而獲的限制,能夠調動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參加生産和服務勞動,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本和創新動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深圳出現試徵遺産稅建議 "保險避稅"業務開始火爆 2012-12-31
深圳建議試徵遺産稅 富人諮詢如何避稅數量驟增 2012-12-30
爭議中成長的美國“遺産稅” 2012-09-19
左翼欲加重遺産稅徵稅 2012-07-26
遺産稅:想好了再徵 2011-04-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