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廠成赤水河污染源
按理説茅&對於赤水河的重視程度應該放在首要位置,長久以來茅&都是以優質的酒水品質聞名於世,而提到優質的品質主要就是因為赤水河流域獨一無二的環境因素和茅&酒廠的釀造工藝。
不過就算有高超的釀造工藝,也很難複製優質的茅&酒,曾經相關部門也做過茅&酒易地生産的實驗,雖説做出的酒品還算不錯,但總是不能達到茅&酒的品質。此後,茅&所處的地理環境優勢就更加凸顯,不可複製的特種菌群也被專家們津津樂道。
貴州茅&實際上對於赤水河的污染有着深刻的認識,同時公司還將赤水河的污染問題也列入了上市公司的年報當中,並稱“國酒釀造區及赤水河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2011年年報中披露:“茅&鎮至習酒廠的赤水河沿岸聚集有大小酒廠500多家,這些酒廠規模小、管理差、亂排放,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發展趨勢存在危機,生態環境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同時2012年的中報也披露了相同的信息,這顯然已經成為影響茅&業績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前,《廣州日報》記者在茅&鎮一些規模稍小的小酒坊發現,這些酒坊的確沒有使用任何污水處理設備。
隨着“塑化劑”、“限酒令”等事件的影響,也在近段時間給茅&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而此時赤水河水質的污染問題,無疑將給未來“千億茅&”計劃的實現帶來更大的壓力。
2012年白酒製造業全國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66.26億元,實現同比增長26.82%,其中貴州以376.78億元排名全國第二,而仁懷市的貢獻就佔貴州省的大部分。同時,這些為仁懷和貴州白酒經濟貢獻巨大的規模企業大多數都布局在赤水河沿岸。
正因如此,赤水河之於茅&甚至貴州,乃至全國白酒産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仁懷環保局黨組書記馬曉斌告訴記者,赤水河在仁懷的重要程度已經引起了省一級領導的重視,相關部門先後編制了《仁懷市環境容量核定與污染防治規劃》、《仁懷市醬香型酒産業發展區域布局規劃》,劃定了白酒産業禁止發展區、限制發展區和規範發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