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業巨頭信發被曝污染地下水 村民只能喝鄰縣水
2013-02-21   作者:丁先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我們村不大,癌症死了好幾個”

  2月19日一早,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幹韓村南邊的小刁莊。這裡緊鄰309國道,距離縣城不到10公里。因為前兩年修路,村裏的自來水管道受到破壞,至今未能修復。這個不到200人的小村莊,幾乎家家都得挑水或拉水喝。
  該村65歲的烏大娘告訴記者,村裏一般家庭的水井只有10多米,水打上來發黃,上面漂着一層説不清楚的東西,沒法喝。村裏有一眼80多米深的井,水看起來沒那麼黃了,自來水不通了,那口深井就成為村裏的重要水源。
  烏大娘知道地下水污染的事,但村裏的自來水斷了,只能喝地下水。“10米的井水我不放心,但80米的井水看起來乾淨多了,水也好喝些,我們都喝這水。”
  80米的地下水就沒有污染,長期飲用對身體沒有影響嗎?面對這個問題,烏大娘依然保持着微笑,“俺不懂這個。自來水沒了,俺總得喝水。”
  即使80米的井水不要錢,烏大娘也用得精打細算。她家的儲水器是兩個100升的白色塑料桶,拉一次,夠用20來天。“我和老伴都得了腦血栓,拉不動水,都是孩子給俺弄好,得省着點用。除了吃飯用,其他的,用10米的井水就行了。”
  地下水到底有啥危害,烏大娘説不清楚,但村裏這些年患病的愈來愈多,她歷歷在目。“我們村不大,癌症死了好幾個,現在還有一個44歲得癌症的,讓人揪心”。
  一談到患病的話題,當地村民就嚷嚷開了。人群中,一名之前不太説話的婦女大聲告訴記者,“去聊城、濟南看病的,俺們茌平的最多。”經詢問得知,她家裏有一名腎病患者,看病時,有醫生會問:“怎麼又是你們茌平的?”
  拉着記者四處走訪的出租車司機,親戚中也有兩名腎病患者。“為啥得病?肯定和地下水污染有關係。”這名司機説,“但具體有啥關係,俺也講不清,老百姓也沒化驗過水質。”
  對於患病,幹韓村眾多村民顯得逆來順受。“得病就看唄,看不好、看不起,那也沒法。”“有錢人都搬走了,搬到聊城、濟南去住,沒錢的,只能自求多福。”
  當地人告訴記者,人患病,莊稼也不健康。小刁莊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過去,一畝地能收1300多斤玉米,現在産量好的也就是八九百斤,有的只能收四五百斤,“玉米稈也長不起來,差不多矮一半”。
  記者走訪附近的陳匠村、付樓村、北五里村、齊莊村等數個村莊,村民無一例外地&&,地下水遭遇污染,人不能喝、莊稼不能澆,這在當地幾乎家喻戶曉。
  污染到底來自何方?村民將矛頭指向近在咫尺的“四百”工廠,上述村莊均分佈在“四百”周圍,有的僅是一墻之隔。
  對於迫在眉睫的污染,當地村民顯得無計可施。“這麼大的企業,我們説管啥用?那都是領導的事。我們向上級反映過,外邊的新聞記者也來過,好像也沒啥改變。”當地村民見慣了一撥撥的外來者,他們對此似乎並不抱太大希望。

  鋁業巨頭信發集團

  “四百”到底是個什麼企業?這個企業在當地能有怎樣的影響力?它到底有沒有污染地下水?
  記者調查了解到,“四百”是當地人對山東信發鋁電集團所屬企業的俗稱。這一稱呼,肇始於2004年。當年8月,經過一系列資金和手續準備後,信發集團開始建設“四百”工程,即投資100億元,建設100萬千瓦熱電項目、100萬噸氧化鋁項目、100萬噸粉煤灰綜合利用水泥項目。
  在鋁電行業,提及信發集團,幾乎無人不曉。這家起源於茌平的民營企業,是一家集發電、供熱、電解鋁、氧化鋁、聚氯乙烯、鋁深加工等産業鏈條於一體的超大型企業集團,下屬60多家企業。該集團電解鋁規模世界第一,氧化鋁産量國內第一。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年底,這家擁有數萬名員工的企業,總資産達1200多億元。
  駛離茌平縣城,沿着309國道向西走,5公里的範圍內,幾乎全是信發集團所屬企業。沿途煙囪林立,高壓線密布,各種大型冶煉設備轟鳴聲四起,電解鋁、氧化鋁、發電、供熱等企業一字兒排開,綿延數公里。來到此處,儼然進入一個大型工業區。據出租車師傅介紹,309國道旁的這片廠區,只是信發集團在茌平總廠區的五分之一。
  這家緊挨着縣城的巨鱷企業,在茌平幾乎婦孺皆知。在當地,信發集團既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神話,同時也意味着某種神秘力量,影響着茌平縣乃至聊城市的資源、財富和話語權。幾乎每個茌平人都能講上一段關於信發集團的故事,或褒或貶,津津樂道。
  周圍的很多村民在信發集團的工廠裏上班,部分活絡的村民,一旦能接上為信發集團服務的活,全都發了財。該集團一名工人告訴記者,“我説的發財不是奔小康那種,而是爆發,有的人都開起了幾十萬的轎車。”
  即使不在相關工廠上班,附近的村民也難以和信發集團脫離關係。在幹韓村東南角,該村原有的500多畝土地,被信發集團以每畝4萬元的價格徵用,當作處理赤泥的堆場。
  附近村民把這個堆場稱為沉降大坑。據當地人介紹,大坑挖地4.5米,又用土堆起了高高的堤壩,形成深達數十米的深坑。據業內人士介紹,鋁粉提煉氧化鋁後,就會産生赤泥等廢渣廢水。這些佔地500多畝的大坑,正是用來沉降赤泥。
  2月19日,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大坑現場。五六個大坑高出地面10多米,坑裏分佈着顏色深淺不一的紅色廢水,有的坑中還冒着白煙。一條條鐵管從廠區通往大坑,有些管道正源源不斷地排出紅色廢水,排水處,堆積出厚厚一層白色泡沫。站在大坑中間的堤壩上觀察,這些大坑仿佛高原紅湖,甚為壯觀,只是氣味不佳,空氣刺鼻。
  借助衛星視圖,這些大坑清晰可見。這個長數公里、寬500多米的大坑群,共有8個大坑組成,各坑顏色不一。大坑群被五六個村莊包圍,最近的村莊距離大坑僅百十米,中間間隔着莊稼地。大坑的東南角緊挨着信發集團所屬企業,一派工業化的景象。
  公開資料顯示,赤泥是制鋁工業提取氧化鋁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一般平均每生産1噸氧化鋁,就會附帶産生1噸多赤泥。赤泥浸出液pH值偏高,屬於強鹼性廢水。
  有環保專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對於制鋁工業産生的赤泥,一般都要做防滲透處理,防止赤泥浸出液進入地下水系統。據介紹,赤泥廢水一旦進入地下水系,將會使水體pH值升高,影響水中化合物的毒性。而赤泥中所含的氟化物、鋁等物質,還會造成更嚴重的水污染。人們長期攝取這些物質,會影響身體健康。2010年10月,匈牙利一家氧化鋁廠的赤泥堆決堤,赤泥廢水流入多瑙河,引發歐洲多個國家恐慌。
  大坑群周邊村民告訴記者,赤泥水毒性很強,它流到哪兒,莊稼基本就死到哪兒。另外,因為村子挨着這幾個高起的大坑,他們也擔心尾礦潰壩。“前兩年看新聞,記得山西那邊潰過壩,死了幾百口子人。我們守着這幾個大坑,那可不是鬧着玩的,一下暴雨,我們就擔驚受怕。”幹韓村一名村民説。


123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公積金對賬單短信發送多多益善 2012-07-26
山西信發違規項目被責令停建 2012-04-17
山西信發違規項目藏重大環境風險 2012-04-16
中國電信發動3G夏季攻勢 終端企業或現“黑馬” 2010-07-02
中國電信發力CDMA産業鏈 3G平板成生力軍 2010-06-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