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周四(2月7日)例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中,央行開展了4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於3.45%。如無其他操作,本週公開市場將實現凈投放6620億元,創下單周凈投放規模新高。 春節長假在即,提現需求集中爆發。為滿足不斷發酵的資金需求,央行本週二(2月5日)通過14天期逆回購已向市場投放4500億元資金,創下單日逆回購最大規模。央行的鉅額逆回購是為了對衝春節前提現需求,屬於正常的資金投放。 本週是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周。WIND數據顯示,本週公開市場有198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包括2月5日到期的180億元28天期品種、800億元7天期品種,2月7日到期的1000億元7天期品種。央行周二已進行了45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創下單日逆回購規模紀錄,周四操作後,本週凈投放規模達6620億元。 從資金面看,隨着春節的臨近,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繼續小幅趨緊,但在央行連續大力投放資金的護航下,周四資金利率上行力度減緩。7日,上海銀行間同業隔夜拆放利率(Shibor)升5.03個基點至3.6463%,一週Shibor升40.4個基點至4.1%,一個月Shibor升4.15個基點至4.145%,三個月Shibor升0.08個基點至3.8937%。 儘管當前銀行間資金利率出現較大幅度上行,但與往年相比波幅較窄。業內人士&&,年初的資金面與往年相比較為寬鬆,一方面是因為1月初銀行間已累積大量資金,另一方面是因為SLO的推出有效管理了市場預期,使得銀行備付需求下降。 此外,年底外匯佔款的改善也對資金面起到紓緩作用。中國人民銀行6日發布數據顯示,去年12月央行外匯佔款增加1466億元,但去年全年央行外匯佔款僅增加4280億元。 專家指出,去年外匯佔款增幅減小,對流動性供給模式産生重大影響。央行報告稱,“銀行體系流動性供給格局發生較大變化,對中央銀行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作為央行流動性管理的一大變化,逆回購取代降準漸成貨幣調控主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