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資料照片 |
|
近年來,汽車租賃行業逐漸在主要城市及部分二三線城市興起。記者在北京、江蘇、吉林、山東等省市採訪時發現,汽車租賃方便了百姓出行,緩解了城市擁堵現象,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不過,部分汽車租賃公司管理不規範、行業門檻低、租賃雙方糾紛多以及消費者維權難正成為影響行業加快發展的障礙。記者了解到,目前“霸王條款”正成為消費者租車利益受損後投訴最高的內容。
業內人士建議,應加快相關立法,規範汽車租賃行業,並從政策和資金層面扶持汽車租賃企業發展。
汽車租車市場發展迅速
由於幾年前在青島市開了一家分店,從事汽車美容行業的吉林長春市民張明傑幾乎每個月都往返於長春、青島兩市。為了節省成本,習慣打出租車的張明傑兩年前選擇了租車。
張明傑算了一筆賬:由於見客戶比較多,搭乘出租車一天需要200多元,而租賃一輛奧迪車一天大概500多元。“雖然貴一些,但節省了很多時間,最關鍵的是開好車見客戶,有利於促成生意。”張明傑説。
不少年輕消費者選擇租車代替購車以減少開支。畢業五年的樊悅在長春市一家合資企業上班,元旦期間,她和同事租了一輛速騰轎車,自駕到中朝邊境上的集安市玩了三天,租車一共花費不到1000元,這讓樊悅感到十分滿意,也暫時推遲了買車的計劃。樊悅説:“買新車每年的使用和養護費用在一萬元以上,再加上車輛自身的損耗,成本更高。而租車一天也就200元左右,相對來説比較經濟划算。”
在一些交通擁堵的城市,多數受訪的市民&&租車有利於緩解交通壓力。剛搬新家的山東濟南市民李楓步行上班僅需15分鐘,因為購買停車位需要接近10萬元,他準備賣掉自己的私家車。李楓説:“以前上班堵在路上等待就需要半個多小時,現在上班方便了,車也用不着了,以後出去旅游租車就行,不僅省下買車位的錢和保險費,而且租車的人多了私家車就少了,市區也就沒那麼堵了。”
在濟南、長春等城市,汽車租賃公司業務發展較快。濟南東部很多新建小區電梯裏張貼了神州租車和一嗨租賃等汽車租賃公司的廣告,成為當地市民了解汽車租賃市場的重要渠道;吉林省現有汽車租賃公司400多家,7000多輛租賃汽車,其中大部分為轎車租賃業務;國內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神州租車控股有限公司在國內66個主要城市和52個主要機場擁有600余個租車網點,擁有約2.6萬輛車。
我國汽車租賃行業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與汽車租賃發達國家相比,仍處於起步階段但發展較快。根據中國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發布的數據,過去10年間我國汽車租賃行業年均增長20%以上。目前主要有1至89天短期租賃、90天以上長期租賃和接送機租賃等類型。
羅蘭貝格資訊公司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中國汽車租賃市場規模約200億人民幣,到2015年將達390億,預計2011年到2015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8%。
惡性競爭導致經營不規範
記者在北京、江蘇等省市採訪了解到,儘管汽車租賃行業方便了市民出行,節省了開支,受到廣泛歡迎,但由於我國汽車租賃行業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消費者權益被侵害、惡性競爭、管理不規範等問題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一是“霸王條款”欺詐消費者,消費者利益容易受侵佔但維權難。吉林省消費者協會的副研究員宗守運説,當前消費者由於租車引起的投訴並不少見,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的行為經常發生。
上海市民袁春雷有過兩次租車遭受保險費用未予退付的情況。2012年3月,袁春雷租一輛愛麗舍兩周。除了租車費用外,袁春雷還支付了每天50元不計免賠的保險,公司承諾發生任何事故都由保險公司賠付。但使用過程中出了事故後,袁春雷在先行賠付後按規定在還車時把所有申報保險定損的單據、人身傷害醫療費單據、病歷卡原件等材料全部交到這家汽車租賃公司。但從3月到11月,公司一直未退還客戶保險金額,多次投訴都只能得到正在處理中的答覆。第二次租車是2012年4月1日租賃一輛標致207,租期為五個月。5月份與一輛寶馬發生事故,袁春雷共先行支付經定損員認可的維修費用19500元。期間公司對其&&,墊付後到還車時將由公司入保並退還其修車費用。但從9月1日至今,無論消費者如何投訴,公司回復都只是“在審核當中”。
二是行業管理不規範,存在私家車充當營運車輛或車輛層層轉租的現象,發生事故後容易造成權責不清。記者了解到,由於一些汽車租賃公司規模很小,日常業務除了租賃公司之間的對縫合作外,還會吸引社會車輛挂靠出租。私家車主挂靠租賃公司後,一旦有生意,租賃公司會打電話讓私家車主送車,每筆生意私家車主收取20%到30%的提成。然而,一旦出現問題,租車公司就把責任推給消費者和車主。
長期研究汽車市場的新華信國際信息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汽車營銷解決方案總經理金永生説,一些經營規模較小的部分租車公司,存在非營運車輛被租賃的情況,部分車輛雖有營運牌照但來源複雜。
三是汽車租賃行業進入門檻低,“小作坊”式汽車租賃公司較多,惡性競爭問題突出。
吉林省汽車租賃行業協會會長張國宇説,汽車租賃行業的門檻比較低,缺乏嚴格的准入機制,造成現在行業內魚龍混雜的局面。一個典型的表現是規模大的企業數量較小,絕大多數都是“作坊式”的小型租賃企業,吉林省的汽車租賃企業平均擁有租車數量在十幾輛左右。“發展初期的惡性競爭,已經對正規企業造成損害。由於准入門檻低,一些新的企業進入後,由於知名度不高,沒有固定客源,一般會使用壓價等辦法搶奪客源,造成行業內惡性競爭比較嚴重,損害了行業健康發展。”張國宇説。
汽車租賃行業亟待規範
一些專家和行業人士認為,由於我國汽車租賃行業仍處在初步發展階段,存在的問題較多,亟待相關部門加強管理,嚴格行業准入門檻,通過建立汽車租賃服務和管理系統以及統一合同文本等進行規範,通過專項整頓逐步淘汰“小、亂、差”企業,同時&&政策支持正規企業發展。
一是制定嚴格的汽車租賃行業准入門檻,從源頭上把好關。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法律支持中心副主任王致遠説,目前,各地對於開辦汽車租賃公司的規定不一,但從總體看,汽車租賃行業准入的門檻較低,經營者開辦汽車租賃公司只需申請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即可,而且在申辦營業執照時不需要辦理審批手續。
金永生等人建議,由相關部門制定汽車租賃行業准入細則,在註冊資金、車輛來源及數量質量、營運資格、車輛保險和分支機構開設等方面予以細化,使汽車租賃行業納入規範管理。
二是交管、工商、銀行、保險等多部門聯合建立汽車租賃行業服務、管理系統,便於管理和監督汽車租賃企業及消費者的租賃行為,督促各方嚴格遵守規定。張國宇説,通過建立經營者與車輛信息檔案並與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共享管理信息,可以對行業實施信息化管理,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三是規範統一汽車租賃合同文本,明確汽車租賃雙方權利義務,對相關違約和賠償責任予以規定,防止“霸王條款”産生和保護雙方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