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放貸助戴爾私有化轉型
2013-02-06   作者:李宓  來源:新華08網
分享到:
【字號
  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廠商美國戴爾公司5日宣布,公司已與微軟、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銀湖達成總額高達244億美元的私有化協議。本次交易是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杠桿收購之一,也是戴爾面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蠶食市場以來所作出的最重大調整。
  戴爾發布的新聞公報説,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銀湖等已同意收購未被公司部分高管所持有的所有流通股。按計劃,交易將於戴爾2014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14年8月1日)前完成。
  戴爾公司最早由邁克爾戴爾1984年在得克薩斯大學宿舍中創立,該公司憑藉創新性的直銷模式快速崛起,上世紀末一度成為全球最大個人電腦製造商,譜寫下個人電腦業的一段傳奇。近年來,隨着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不斷擠佔傳統個人電腦市場,多家IT巨頭拼力為企業等提供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戴爾處境愈發艱難。
  按照方案,戴爾私有化後其主導權仍掌握在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手中。私有化將有助於戴爾規避作為上市公司所須接受的審查和限制,大刀闊斧實現業務轉型。邁克爾戴爾當天在一份給員工的備忘錄中稱,戴爾的轉型已經開始,但"需要更多的時間、投資和耐心"。
  市場研究公司歐文諮詢首席IT分析師卡特盧謝爾在發給新華社記者的書面評論中説,戴爾私有化意味着其將重整發展策略和産品路線圖,從傳統的個人電腦、硬體供應商轉型為企業級的IT基礎設施供應商。然而轉型期間産品服務的不確定性可能令戴爾企業用戶暫緩其採購計劃。
  其他一些專家也指出,戴爾約70%的銷售額來自個人電腦和相關産品服務,即便公司向企業用戶轉型,其增長潛力仍無法彌補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對個人電腦業務帶來的衝擊。
  戴爾私有化對個人電腦行業競爭格局所産生的影響受到關注。在其私有化交易中,來自微軟公司的20億美元貸款耐人尋味。一些分析人士&&,微軟可能會借助這20億美元保證戴爾對自己系統的忠誠度,防止其生産谷歌Chrome、安卓等系統的産品。
  在此前微軟和諾基亞達成手機合作協議時,美國媒體就曾報道微軟出資10億美元。諾基亞Lumia目前被視為採用微軟系統的旗艦手機産品,而諾基亞一直未生産採用谷歌安卓系統的手機。這令市場猜測戴爾和微軟的關係亦或將朝這一方向發展。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微軟給戴爾的貸款,也可能導致微軟和其他個人電腦製造商的關係更加緊張。微軟在推出Surface平板電腦之後已經成為硬體商,20億美元的貸款是否會令微軟偏袒戴爾,如提前透露新版軟體細節、協助戴爾設計制定新産品策略等,目前都是未知數。
  戴爾就此&&,貸款不會讓微軟進入戴爾董事會,更不會讓微軟參與戴爾日常運作。而微軟則發表聲明説,公司致力於個人電腦全生態系統的長遠成功。美國媒體援引內部人士的話説,微軟之所以選擇貸款而不是股權投資,就是擔心會引發其他個人電腦生産商的不滿。
  在一些競爭對手看來,戴爾的私有化不啻為行業洗牌的新機會。作為戴爾主要競爭對手的惠普公司當天在一份聲明中稱,戴爾面臨的長期不確定性和轉型對消費者無益,其投資新産品和服務的能力將十分有限,杠桿收購將捨棄現有用戶和創新。惠普&&,相信戴爾用戶將尋求替代品,而惠普將充分利用這一機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金融危機來最大收購交易:戴爾私有化協議接近達成 2013-02-04
戴爾私有化缺口近15億美元 2013-01-25
[劉洪視角]戴爾模式的終結 2013-01-23
戴爾模式的終結 2013-01-23
戴爾:全球戰略將在中國同步實施 2012-11-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