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3日至今數日內,仁和藥業當家産品優卡丹在有毒風波的泥淖中越陷越深,雖然仁和藥業兩次公告回應稱産品未有質量問題,但市場並未買賬,股價連續下挫,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遠未停止。
優卡丹被曝或損害兒童肝臟
1月23日,經過實名認證的微博網友“那時花開的秋天1986”發博文稱,“優卡丹和‘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已經被充分證明了對兒童的肝腎毒性,1歲內禁服,6歲內慎服。”該博文引起網友大量轉發,隨後媒體開始報道。
1月26日,仁和藥業發布澄清公告,稱按照國家藥監局2012年5月17日發出的通知,1歲以下嬰幼兒禁用小兒氨酚烷胺顆粒的原因並非“肝腎毒性”,而是因為“缺乏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依據”。
聲明還&&,已對優卡丹説明書進行了修改,在禁忌項中增加“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禁用本品”,並於2012年5月24日發布了相關公告,並稱公司派出大量專業人員向銷售合作單位進行了通報説明。
1月27日,江西省藥監局發表公告稱,2012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下發通知,對所有含鹽酸金剛烷胺成分的兒童非處方藥品説明書進行修訂,要求生産企業接通知後,盡快修改該類産品的説明書。在禁忌項中增加“因缺乏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禁用本品”。江西藥監局還稱,優卡丹新修訂的藥品説明書已經我局批准,並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備案,該藥品可正常銷售和使用。
仁和再次申明仍遭質疑
1月28日,仁和藥業再次發表聲明重申,優卡丹系列産品是嚴格按照國家藥監局核準的標準進行生産和銷售,産品説明書也是經過國家藥監局嚴格審批的,公司産品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只要按照産品説明書正確使用不會對兒童産生肝腎損害,並&&,在修改説明書之前已流通到市場的産品在保質期內仍可以正常銷售。
對此有網友質疑,仁和再次發布澄清公告意在拒絕召回未修改説明書的産品,但市場上的在售舊款優卡丹並不受影響,仍能正常銷售,且很多銷售商並不知情。而仁和藥業在26日的聲明中曾&&,説明書已於2012年5月進行了修改。
28日,湖北省會同縣前食藥監局局長、會同縣藥學會理事長朱寶利&&,“優卡丹所含的鹽酸金剛烷胺主要用於抗病毒,國際上已經被拋棄不用了,在優卡丹應該只是起安慰劑作用,作用不大。”早在優卡丹修改説明書之前,其所含的鹽酸金剛烷胺成分就已被禁止用於新生兒和1歲以下的嬰兒。
股價下跌
仁和藥業的公告顯然沒有贏得市場的理解。事件經報道之後,仁和股價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曾導致其直接停牌。其中以25日最低跌幅達2.5%,24日最深跌幅達7.14%,23日曾四次跌幅達2.03%。
據了解,2011年優卡丹銷售收入為3.08億元,佔仁和2011年全年收入的13.95%。仁和藥業的OTC産品比重超過70%,但多數産品的市場份額下滑,其中陳道明曾代言的仁和可立克及宋丹丹曾代言的優卡丹分別受毒膠囊事件及修改説明書事件的影響,前三季度營收下滑50%和20%。
數據顯示,仁和藥業2012年前三個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0.71億元和0.11億元,上半年實現凈利1.63億元,同比增長12.08%,然而第三季度凈利不足千萬元,同比驟降85.45%,由此拖累前三季度業績不升反降,下滑近兩成。
此外,據內部消息稱,四天內仁和藥業在深交所兩次公告的做法,很可能只是仁和藥業系列公關手段中的一個環節。並且據相關人透露,一份仁和藥業危機處理“執行方案”上顯示,2011年3月,為了及時替當時受安全拷問的優卡丹“滅火”,公關團隊曾打出一整套刪帖、優化搜索引擎、BBS“凈化”等組合拳。
而此次事件,1月24日,在微博實名爆料事發後兩天,部分網站養生頻道可看到名為“仁和優卡丹:品質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等煽情標題的“滅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