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終將回歸現實,江蘇陽光近7年的“光伏夢”徹底破碎。
1月30日,江蘇陽光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下稱寧夏硅業)已資不抵債,公司向寧夏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石嘴山中院)申請寧夏硅業破産清算,法院已正式受理。
寧夏硅業的破産不僅導致江蘇陽光12.75億元的借款無法收回,也直接導致其2012年出現虧損。此外,江蘇陽光還為寧夏硅業1.2億元的貸款提供擔保。
虧損已成現實
江蘇陽光公告顯示,光伏市場形勢持續低迷,寧夏硅業的多晶硅生産成本嚴重倒挂,生産經營無法持續。截至去年底,其賬面資産總額13.99億元,負債總額14.45億元,凈資産-4615.62萬元;當期虧損2.47億元,公司已資不抵債,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寧夏硅業成立於2006年7月12日,註冊資本3.6億元,其中江蘇陽光出資2.34億元,佔比65%;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出資0.9億元,佔比25%;寧夏電力投資集團出資0.36億元,持股比例10%。該項目已累計投資17.8億元。
截至去年底,寧夏硅業向江蘇陽光的借款達到12.75億元。記者就此致電江蘇陽光,其證券辦一位人士以“董秘徐偉民不在”為由拒絕接受採訪。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坦言,江蘇陽光當初成立寧夏硅業,正是光伏産業上升期,“等到2010年開始批量生産的時候,多晶硅産能已過剩,價格下跌厲害,虧損是必然的。”
受寧夏硅業破産影響,江蘇陽光不得不對2012年度計提大額壞賬準備,導致其當年利潤出現重大虧損。
夢醒之後的代價
江蘇陽光當初設立寧夏硅業理由是“公司已進軍太陽能光伏産業,研發和生産新型高效納米光伏電池,為解決太陽能光伏産業發展瓶頸、打造完整産業鏈,也為公司取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此消息一度引起市場轟動,江蘇陽光股價也借機暴漲不少。
寧夏硅業成立之初年産多晶硅4000噸,首期為年産多晶硅1000噸。但到2007年4月20日正式開工,寧夏硅業首期産能被提到年産1500噸。
2008年12月23日,寧夏硅業首期年産1500噸多晶硅項目試生産,恰逢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其與海潤光伏當年簽署的《多晶硅供需合同》,在2009年並未完成批量供貨。
2010年寧夏硅業上述項目終於正常生産,但此時多晶硅價格已大幅下降,直接導致該項目的虧損,也導致江蘇陽光當年凈利潤同比減少40.48%。寧夏硅業當年則虧損1.14億元。
儘管2011年一季度多晶硅價格大幅回升,使寧夏硅業當年上半年盈利四千萬元左右。但下半年歐債危機再度襲來,使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並造成該項目2011年虧損848.17萬元。
如今,寧夏硅業再次爆出2012年巨虧2.47億元,使原指望打造“光伏産業鏈夢想”的江蘇陽光損失慘重。
“從投産到銷售近7年裏,寧夏硅業幾乎沒給江蘇陽光賺到一毛錢,這筆投資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上述基金經理直言,對光伏市場的錯誤判斷是江蘇陽光最大失誤,而買單者是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利益無法保證。”
更嚴重的是,寧夏硅業以全部機器設備及土地、廠房作為抵押物向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貸款1.2億元,江蘇陽光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抵押期限到今年9月28日,如寧夏硅業無法償還,貸款最終需江蘇陽光來承擔。
近7年的“光伏之夢”一朝驚醒,只是代價對於江蘇陽光來説實在是過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