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月28日晚,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IFUS)宣布,同意萬向集團收購美國最大鋰電池製造商A123系統公司。 萬向與A123將就該項收購進行交割,預計將於近期完成。至此,這場歷時五個多月的收購案終於接近尾聲。萬向稱,收購完成後,萬向將持續為A123提供資金支持,並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強A123公司工程和製造能力,促使其繼續保持核心業務的增長。 2012年3月,A123公司因電池召回事件,經營陷入困頓。此時萬向提出投資動議,之後經多次協商,雙方於2012年8月16日簽訂了戰略投資協議。不久,因A123無法滿足協議規定的相應條件,取得後續投資,故於10月向美國破産法院提交了破産申請,並先後引出美國江森自控、德國西門子、日本NEC等企業參與競標。2012年12月8日,萬向在A123公司破産拍賣中以2.566億美元價格擊敗美國江森自控和日本NEC的聯合競標,成功拍下該公司除政府及軍工業務外的所有資産。 A123公司是處在新興行業的龍頭企業。有分析認為,此次收購,將進一步確立萬向在全球清潔能源産業的領先優勢,利於萬向構建起“中國投資、美國運營、全球市場、創新技術、提升中國”的全面國際化發展平台,在更高的起點上形成全球化的清潔能源産業優勢。 萬向稱,萬向集團將充分利用現有的産業研發和製造能力,同時結合A123公司的團隊和技術優勢,加強雙方之間的協同效應,促進動力電池産品性能和技術的大幅提升,加快推動電動汽車産業化發展進程,共同拓展全球戰略市場。 A123公司於2001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成立,並於2009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是美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鋰電池製造商。該公司技術面向的産品領域為下一代交通運輸、電網儲能和消費應用産品。作為清潔能源汽車産業的標杆性企業。還與美國通用、菲斯克、德國寶馬以及中國上汽集團等主流汽車廠商建立了供應合同關係。由於A123公司得到美國政府大量資助,這成為美國當地有聲音要求政府阻止萬向收購A123的原因,擔心中國獲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資産。 近期的《經濟學人》雜誌報道了中國的對外投資情況。根據官方統計數字,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70億美元,同比增長12.6%。儘管如此,中國還遠未達到購買世界的水平。比利時、荷蘭和西班牙的對外投資數額均超過中國。據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傳統基金會統計,自2005年,儘管中國向美國投資超過500億美元,但佔美國外來直接投資總額的比例尚不足2%。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樓繼偉日前在京&&,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給了中國大量的投資機會。但政府往往只看大宗産品和高技術,實際上(出現)大量的錯位。中國對外投資不應僅僅看重大宗商品,也應關注發達國家、新興國家的消費驅動。 中國進出口銀行風險分析師趙昌會敦促中國企業投資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他説,這些地區急需中國投資,無論它來自私企還是國企。 好消息是,私人企業的對外投資在增加。2012年,私企對外投資額佔中國整體對外投資額的比例增幅比兩年前翻了一倍。 對於中國“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機構深信不疑,主要原因是正逢其時。 美國智庫榮鼎諮詢發布報告總結了中企海外投資的益處:首先,對於很多境外投資的中國企業來説,得到發達國家的品牌或前沿技術是突破中國國內異常激烈競爭的關鍵因素。第二,將高附加值的生産、經營活動放在諸如歐洲的發達經濟體,成本更低、回報更高。第三,對於中國的“買家”來説,經濟危機中大打折扣的資産價格,以及對外幣持續升值的人民幣,使得境外資産更加具有吸引力。第四,對於生産當地消費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的中國製造企業來説,收購當地企業或者自己開辦企業是捍衛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如果中國出口商在當地直接投資,它們就能同當地消費直接&&,産品的附加值也會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