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一起特大跨國電信詐騙案黑幕
2013-01-26   作者:王曉磊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您有一張法院傳票未領取”“您的醫保卡異常,將於下午5點強制停卡”……很多人都收到過類似的詐騙信息,不少人損失慘重。
  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重慶等多地警方偵破一起特大跨國跨兩岸電信詐騙案,涉嫌製造了700多起案件的幕後“黑手”就此現形。

  “回馬槍”端掉跨國跨兩岸電信詐騙團夥

  2012年6月13日,重慶渝中區雷女士接到“法院”的通知,要其領取一張“傳票”。對方逐步誘導,騙去雷女士110萬元。渝中區警方發現,這筆錢約30分鐘內就被分解成多筆,在台灣地區的ATM機上被取現。
  專案組隨即成立。最先落網的是專為境外詐騙團夥提供網絡服務的湖北籍人員褚某和萬某。“他們相當於詐騙團夥的‘運營商’。”辦案民警張忠路説,其服務對像是跨國跨兩岸的特大電信詐騙犯罪集團。
  12月15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警方組成專案工作組到柬埔寨。犯罪嫌疑人躲在租賃的別墅裏不露頭,民警死死盯住,“連送進去的盒飯、扔出來的垃圾都要分析。”民警劉操説,專案工作組多次把窩點外的垃圾撿回研判,以獲取嫌疑人數量等關鍵信息。
  犯罪團夥在當地職能部門有“眼線”。“我們一去,他們就停工,數據傳輸也中斷,兩次行動都撲空。”帶隊的渝北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陳果説,為防“漏風”,警方幾名負責人開了個小範圍的會,決定演一出“回馬槍”。
  於是出現了這一幕:民警表面上大造聲勢回國,行李大包小包地裝了4&民用車,一直進了安檢通道,隨後卻在柬埔寨警方配合下從另一通道悄悄返回金邊,化整為零“潛伏”。犯罪團夥果然開始逐步復工。1月5日,民警突然襲擊了9個窩點,抓獲涉嫌電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94人,其中台灣地區68人,境內23人,柬埔寨籍3人,包括遙控詐騙的首犯楊某某。
  初步查明,這一犯罪團夥涉案700多起,總案值8000多萬元,受害人涉及國內30個省區市。

  騙術五花八門 手段防不勝防

  一個簡單的詐騙電話背後,為何有如此龐大的組織?重慶渝中區公安分局局長汪紹敏告訴記者,當前電信詐騙往往是跨國犯罪,網絡公司負責網絡通訊,境外的電話公司負責指揮轉賬匯款,境外的財務公司負責轉取贓款,形成嚴密的網絡。
  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斷翻新,從過去冒充公、檢、法部門和電信、銀行等單位工作人員,發展到冒充社保醫保、電力、有線電視公司工作人員;詐騙的由頭包括手機短信中獎、提供六合彩特碼、汽車退稅、銀聯卡異地消費、社保卡被透支、電話或有線電視欠費等多種。
  受害人一旦去諮詢,就會被一步步轉接到“公安局”等處。那裏的工作人員會以嚴厲的口吻稱受害者遇到了麻煩,必須轉賬匯款來解決。
  “在受害人的手機屏幕上,騙子們的電話號碼可能和法院或社保局的便民熱線完全一樣。”辦案民警説,不法分子往往使用VOIP電話製造虛擬的網絡電話號碼,對受害人進行群呼。儘管電信詐騙的成功率並不高,但只要有一小部分人上當,就能獲得不菲的非法利益。

  防電信詐騙亟需構建個人信息“保護傘”

  面對花樣翻新的電信詐騙手段,如何防止落入陷阱?
  重慶市公安局刑警總隊副總隊長鄭孝強説,市民應加強防範意識,不論犯罪手段如何變化,最重要一步仍是要求受害者匯款轉賬。市民遭遇可疑電話和短信時,首要要分辨對方是否有利可圖,涉及資金安全時多與親友溝通,情況不明時要到公安機關諮詢,就能有效避免上當。
  把好個人的“網關”也是防止上當的關鍵。辦案人員介紹,現在有一些利用網絡進行電信詐騙的新招數,例如誘導受害人開通網銀,再以網銀轉賬的方式逃避銀行櫃面的堵截;還有一些詐騙是誘導受害人安裝遠程操控軟體,以此劃轉受害人網絡賬戶中的資金。
  專家認為,洩露個人信息是滋生網絡詐騙的溫床。重慶市公安局刑警總隊副總隊長唐列認為,洩露公民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不但流動性大,而且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整,應盡快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相應司法解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