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日前頒佈了《生物産業發展規劃》指出,生物産業産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長,2011年實現總産值約兩萬億元,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生物能源等産業初具規模,出現一批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和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大品種。到2020年,生物産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分析人士指出,姍姍來遲的政策將推動生物醫藥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通道。 《規劃》指出,2013年至2015年,生物醫藥産業産值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推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藥投放市場,形成一批年産值超百億元的企業,提高生物醫藥産業集中度和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大力開展生物技術藥物創制和産業化。 《規劃》主要從五方面全面支持生物醫藥産業發展。 第一,通過完善新藥研製基礎支撐平台和共性技術平台、開展産業化示範應用、加強先進技術規範推廣應用和完善醫藥管理體制機制等,全面提升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産品質量管理能力,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産業。推動我國生物技術藥物的質量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生物技術藥物企業和産品通過相關國家或國際組織的認證,提高産品國際市場份額。 第二,推動化學藥物品質全面提升。圍繞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經和精神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需求,加速化學創新藥物的産業化,高品質開發通用名藥品,開展基本藥物臨床使用綜合評價。提高我國製劑産品的市場競爭力,推動製劑産品進入國際主流市場。 第三,提高中藥標準化發展水平。以中藥標準體系建設和推廣應用為核心,加速規範化中藥材基地建設,推動道地中藥材優良品種的選育和無公害規範種植,促進中藥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建立健全中藥材種植(養殖)、加工、運輸的工藝標準、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範,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中藥材現代質量控制體系。 《規劃》指出,到2015年,生物醫學工程産業年産值達到4000億元,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高端化發展的生物醫學工程製造企業。建成先進醫療器械特色發展産業鏈,建立生物醫學工程産品協同開發、設計、集成製造等在內的産業鏈發展聯盟,培育若干具有較強創新發展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五是研究完善引導生物企業加大長期研發投入的財稅激勵機制。通過國家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推動設立一批從事不同階段投資的專業型生物産業創業投資機構,鼓勵金融機構對生物産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持,引導擔保機構積極提供融資增信服務。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蔣華陽指出,《規劃》中強調了在政策、資金、人才輸送上鼓勵和支持整個行業橫向縱向全方位拓展。尤其對疫苗生産領域、基因工程領域和中醫藥傳統産業領域上有極大利好。受政策導向影響,資本市場表現搶眼的有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天壇生物等生物制藥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