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警示系統內融資平台風險
2013年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總規模將增至約13萬億元
2013-01-22   作者:記者 楊燁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31個省級國資委中有28個省份設融資平台,地市更多

  地方融資平台風險防範問題正在引發國資委的重視。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日前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要特別關注地方融資平台公司風險防範問題,進一步指導下級國資委密切關注系統內融資平台公司的運行,加強對其經營模式、治理結構、融資規模和償債能力的跟蹤監管。
  這也是繼2012年底財政部、發改委、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文收緊地方融資平台規模後,國資委再度對系統內融資平台公司運行提出嚴格跟蹤監管的要求。“一些地方推行融資平台公司適時轉型並有效加強運營風險防控的方法值得學習。”黃淑和&&,各地國資委要全面評估潛在風險。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從2013年開端的情況來看,地方投資衝動已經出現苗頭,再加上城鎮化概念的提出,可以預見到的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基建投資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地方政府的負債總體規模和水平也將保持較高增速。國資委在這個時刻提出特別關注地方融資平台公司風險防範問題,主要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資衝動,防範過度投資風險。
  記者了解到,國資委系統監管的融資平台公司大多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國有企業股權等作為融資擔保。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31個省級國資委中有28個省份都設有融資平台,地市設立的融資平台更多。自2010年至今,隨着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數量和融資規模的飛速發展,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負債規模也在急劇膨脹,大規模的投融資也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居高不下的舉債。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融資平台公司因為貸款期限長,潛在風險大,一些地方平台也頻頻出現利用虛假的經營情況數據、抵押品等不實信息來進行違規融資。不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在融資平台貸款被迫壓縮規模之後,變相通過將地方債務轉移至銀行表外,如通過城投債、信託等形式繼續滾雪球。
  正因為看到了上述種種風險,國資委在2012年2月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方國資委所監管融資平台公司風險防範的通知》,曾要求個地方對融資平台公司運行情況進行徹底清查,及時摸清底數,發現和排查風險。
  2012年以來,隨着地産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速的下滑,基建投資對於保證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起到重要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固定資産投資中電熱水、交通運輸倉儲、水利、教育、衞生以國有企業投資為主。按照東方證券預計,2012年全年上述城鎮固定資産四項投資(剔除電熱水,考慮到其投資現金流回款較為充分,有一定的盈利性,地方融資平台的參與力度可能不高)完成額為6.67萬億元,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總規模將增至11.4萬億元,增速為11%。2013年,則預計城鎮固定資産四項完成額將達到7.74萬億元,其中地方國有完成額為5.18萬億元,佔比67%,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的總規模將增至12.77萬億元,同比增長12%。
  “隨着2012年下半年穩增長的推進及地方基建項目的重啟,地方基建四項投資增速回升很快,考慮到去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下滑,土地出讓溢價率也出現明顯下滑,預計2012年地方融資平台的負債水平可能明顯上升。”一位分析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據此判斷,地方政府債務隱藏的財政風險、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繼續存在,成為我國經濟和金融安全穩定的一大隱患。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由於2012年下半年以來基建投資的高速增長,目前地方融資平台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13萬億元,除了城投債以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流向了銀行理財産品和信託産品。2013年預計到期的債務總額不到3萬億元,這個已經佔到了地方財政收入的50%以上,地方政府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
  李迅雷&&,地方融資平台的形式從銀行貸款轉向城投債,並不能從根本上轉移風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地方債務將保持12%以上的增速,這意味着,未來一旦財政收入增速低於10%,就會帶來較大的償付壓力。而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為11.9%,較2011年同期放緩了14.9個百分點。不過,李迅雷&&,考慮到其背後的隱形信用板擔保,目前擔憂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的信用風險還為時過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警惕城鎮化背後的地方政府融資風險 2013-01-04
四部門稱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有抬頭之勢 2012-12-31
從李春城案看政府投融資平台弊病 2012-12-18
警惕地方融資平台風險“換馬甲” 2012-11-21
地方融資平台風險進一步增加 2012-11-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