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跳漲的幕後推手:地産中介炒高房價
2013-01-16   作者:萬晶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房東挂出來一套房子,不到半天時間就被別家房地産中介憑空哄抬上去15萬元。”上海浦東齊河路上的房地産中介業務員何榮十分憤怒。眼看著能順利成交的一套二手房遭遇同行惡性競爭,在缺乏實際買家的情況下,被故意哄抬房價,導致賣家大幅跳價而不能成交。
  何榮所在的片區位於上海浦東內環和中環之間。1月3日,一位老年房東因置換需要,在何榮所在的中介機構挂出一套四樓的70平方米老公房,掛牌價為170萬元且略有議價空間。這一價格符合當時的市場價,而且戶型和樓層較好,房源一挂出就引起同一片區近十家中介的關注,它們立刻着手搜尋買家。
  何榮在第一時間&&上購房者劉小姐,劉小姐在半小時後就趕來現場。一進小區大門,看到三三兩兩站崗放哨的同行,何榮就感覺情況不妙。到了樓下,看到十余名中介業務員正在打電話,現場嘰嘰喳喳,大家都用警惕的眼神互相盯着。
  剛上四樓,更讓何榮意想不到的是,房東家裏已像趕集似的圍滿了中介業務員,好不熱鬧,而實際上購房者只有兩組。劉小姐看完房子後,比較滿意,出價168萬元。何榮興奮地把房東拉過來,剛説出168萬元的數字,立刻有同行把房東拉走説:“我有客戶願意出170萬元,不還價,下班後就來。”還有同行説:“我有客戶出175萬元,馬上趕來。”事實上,這些同行手裏並沒有要買房的客戶。
  房東有所動搖。不一會,又有中介打來電話。“有中介説客戶已出價到180萬元了。”房東興奮地告訴何榮,低於180萬元免談。短短20分鐘內,房東又連續接到多位中介業務員的電話,有人已將報價提高到185萬元。何榮只得沮喪地離開。
  “這是近期地産中介慣用的炒高房價的手段,實際上根本沒有誠心購買的客戶。為了防止其他中介的客戶買到,某些中介業務員故意矇騙賣家,哄抬房價,導致賣家心態不穩而跳價,無法成交。用這種方法拖住賣家,然後再慢慢找買家。”何榮&&,近期很多賣家的房源經過中介憑空爆炒,掛牌價大幅提高,導致買家望而卻步,房源往往被“束之高閣”長達一月之久,遲遲無法成交。
  張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曾被中介“忽悠”的二手房賣家。去年12月中旬,他挂出一套75平方米的二手房,掛牌價175萬。就在他考慮和買家簽約時,不斷有其他中介致電抬高報價,報價一路上漲。張先生的心態開始動搖,臨時跳價12萬元,買家無奈放棄。報價漲到187萬元後,張先生再度尋找買家,而此前給他承諾高報價的中介業務員紛紛推脫,遲遲沒有真正的買家出現。
  歲末年初,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上漲,一方面是剛需的集中爆發,另一方面是房地産中介的無序惡性競爭。同行之間爭奪客戶,互相傾軋,故意哄抬房價,最終導致二手房價格上漲,部分房源無法成交,真正的受害者還是買賣交易的雙方。
  浦東昌裏路某小區吳小姐的小房子也遭到中介的哄抬。由於換大房急需用錢,她在去年12月底將自家一套57平方米的老房子挂到中介,掛牌價135萬,當天就有幾十位中介業務員上門,一度將家裏圍得水泄不通。當晚有多名中介業務員&&她,稱自己的客戶願意出高於掛牌價的價格,希望她不要與他人簽約。吳小姐喜出望外,第二天就將掛牌價上調至145萬。這一突然提價嚇退了有購買意向的買家,等到吳小姐急需用錢換大房之時,這些報出高價的中介卻百般推脫,她只得下調掛牌價。
  “故意哄抬價格,欺騙賣家,真正的目的在於妨礙對手、留住房源、爭奪生意。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中介之間的惡性競爭令市場定價發生扭曲。”一位從業十年的房地産中介營銷總監&&,這種帶有欺騙性質的哄抬房價行為應該受到制止。
  近期一線城市樓市持續升溫,搶房、提價的新聞充斥二手房市場。在二手房價格上漲的背後,中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二手房中介准入門檻較低,同行之間的競爭白熱化,爭搶客戶、互相拆&搶單的情況時有發生,人為製造令人恐慌的氣氛,令原本較平衡的市場演變成供不應求的狀況。對此,買賣雙方應當保持清醒,正確認識市場趨勢,其他市場參與者也需提高素質、加強行業約束,還二手房市場一個公平、公開的市場環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甘肅今年將繼續“管住”房價 2013-01-18
二手房價飆升 賣方看漲捂房惜售 2013-01-18
英國央行獲授權防房價泡沫 2013-01-16
新輪房價上漲正在形成中 樓市調控要緊字當頭 2013-01-08
調控政策對衝貨幣寬鬆決定今年房價 2013-01-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