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設備及部分原材料依賴進口、外延芯片缺乏核心專利、測試方法及設備支撐不足……一直以來,我國半導體照明産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諸多差距。而作為LED芯片生産核心設備,MOCVD(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設備有望率先告別“進口依賴”。
光達光電設備科技(嘉興)有限公司日前推出國內首&自帶高亮度LED工藝MOCVD産品,標誌中國企業在LED芯片生産核心設備國産化道路上取得新突破。
光達光電首席技術官梁秉文介紹,光達光電MOCVD設備將自帶超高亮度LED生産工藝,如同照相機領域的“傻瓜機”,可以讓技術人員更容易操作,從而降低企業人工及運營成本。目前,光達光電已完成其MOCVD設備的調試,並與部分國內客戶達成合作意向;與此同時,公司正在進行更高技術規格産品的開發,預計2013年出貨。
MOCVD設備實現國産,意義非凡。近年來,憑藉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等特點,LED産業在國內獲得快速發展。據科技部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到2015年,LED産業規模預計將達到5000億元。
而作為生産LED芯片的關鍵設備,我國MOCVD設備近年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市場被歐美企業壟斷。
數據顯示,MOCVD設備採購近兩年出現“瘋狂”增長,2010年前中國大陸MOCVD總裝機量只有150&左右,2010年年底增至350&,2011年年底更是達到近700&。而有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國內量産MOCVD設備數量已達到909&。
專業研究機構SEMI中國資深分析師兼LED項目經理戚發鑫告訴記者,近兩年中國大陸的MOCVD設備增速已位居全球首位,同時也成為全球兩大MOCVD設備企業AIXTRON(愛思強)和VEECO(維易科)的最大收入來源。
在業內人士看來,量産型MOCVD依靠進口,嚴重制約着國內LED産業的自主化發展。據介紹,一台進口MOCVD設備的售價目前約為1500萬元左右。
為打破國內LED産業受制於人的局面,科技部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實現大型MOCVD設備及關鍵配套材料的國産化”。
遵循這一發展思路,從2011年開始,國內包括思捷愛普、理想能源等在內的多家LED設備企業開始嘗試推出國産化MOCVD設備。截至2012年年底,國內已有近20家企業和科研團隊宣布涉足MOCVD設備技術研發。
“歷史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中國LED産業需要有實力的、屬於自己的MOCVD公司的出現,以提升整個LED産業的技術及創新能力。”光達光電有關負責人&&。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産業聯盟副秘書長唐國慶認為,MOCVD設備國産化成功,意味着長期由國外壟斷的技術將被打破,國內眾多LED企業將告別對國外産品的完全依賴,縮短和世界的差距,國內LED自主産業生態鏈也將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