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 轉變現有扶持做法
專家問診中國經濟
2013-01-14   作者:朱勝利 王玥  來源: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字號

  2012年已在新年的鐘聲中緩緩落下帷幕,2013年,中國經濟會呈現一個怎樣的開局?1月12日,在南京大學商學院舉辦的MBA新年論壇上,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對2013年中國進行了展望。

  擴大內需市場

  在論壇上,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多次提出,要依靠擴大消費需求,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
  “今年的宏觀政策主線是穩增長,與去年的反通脹相比,政策手段發生了變化。”洪銀興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意味着銀根有可能適當放鬆,去年舉步維艱的中小企業有擺脫困境的機會。”
  “同時,我們看到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可以説總體外需不足,但不等於沒有外需。”洪銀興解釋説,“歐美市場需求不足,但是其他新興經濟體由於正處於發展上升階段,需求市場還是有機會開拓的。”
  不過,洪銀興最看好的,仍然是中國的內需市場。“我們應該去研究中國的消費文化,與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同,中國人的消費水平與GDP的增長、與收入水平並沒有完全的關係。”洪銀興説,“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而歐美市場是一個更新、升級的市場,因此,我們説擴大內需一定與經濟發展相關,只有‘發展’才能‘擴大’。”

  轉變扶持方式

  “現階段世界經濟內涵和條件發生了變化,比如,釣魚島事件實際是美國對東亞一體化進程的一種打擊,可以看到,這次的事件讓中日關係産生了不可彌補的裂痕,政治格局的變化導致我們的戰略新興産業之前單一依靠出口的做法需要改變。”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志彪教授説。
  作為研究産業經濟的專家,劉志彪認為“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發展新興産業方向非常正確,但是做法上需要加以修改。“比如光伏,一開始就是想到將産品賣到國外,根本沒想到要利用國內市場進行消化,而各地光伏産業一哄而上,加劇了國內光伏的生産惡性競爭,導致做一家死一家。”劉志彪認為這是一種“夕陽”做法,依賴於國外市場,就是把槍遞到別人手裏,決定權完全交給別人,是很危險的。
  “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次的金融危機契機,回歸自己的市場發展,消化産能,吸收國外的技術、人才,培育自己的創新人才,打破有制無造的局面,國家也應該轉變現在扶持産業的傳統做法——發放補貼企業生産的資金,去補貼真正的使用者、消費者,鼓勵他們使用國貨,是一個好的做法。”劉志彪建議説。
  中聖集團董事長郭宏新對劉志彪談到的企業創新的説法&&讚同,“民營企業廣泛分佈在各行各業,吸收了絕大多數的勞動力,如果民營企業學會創新,將影響到各行各業的轉型發展之路”。他説,“我們應當鼓勵市場和技術的壟斷,抑制行政壟斷,才能實現創新的價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節約資源與擴大內需的糾結 2013-01-10
以人口城鎮化來釋放巨大內需潛力 2013-01-09
城鎮化擴內需的關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2013-01-08
擴大內需尋求新增長點 “新型城鎮化”投資漸熱 2013-01-04
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 2012-12-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