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一點,中國黃金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黃金)就創了一個新紀錄。
1月8日,加拿大金礦商巴裏克&&,已終止與中國黃金商談旗下非洲巴裏克股權收購交易。
這場耗時4個多月的談判,本有可能促成中國公司迄今最大的海外金礦商收購案,目前卻成泡影,原因很可能和雙方對收購價的分歧有關。據商務部網站轉載的報道,雙方在稅收分擔和金礦歷史遺留問題上也存在分歧。
對於終止收購談判的原由,記者&&到了中國黃金國際資源公司業務發展部相關負責人,但他並未發表任何評論。
盡職調查阻礙談判?
此次收購的標的為巴裏克持有的非洲巴裏克74%股權。官方網站顯示,非洲巴裏克是坦桑尼亞最大的金礦商和非洲前五大金礦商,旗下4塊量産金礦,預計在2014年前將黃金年産量提升至100萬盎司。
按此前估算,雙方本次交易金額可能超過30億美元,超過我國任何一次金礦商收購金額。如果中國黃金“吃下”非洲巴裏克,無疑將鞏固其龐大的黃金儲備。
據媒體估算,若購得非洲巴裏克,中國黃金的黃金儲量將增加1/3。而據中國黃金官網信息,截至2012年末,其保有黃金資源儲量為2006年末的6.39倍,穩居國內首位。
早在去年8月,就有消息曝出中國黃金擬斥鉅資收購非洲巴裏克,但為何在時隔近半年後該交易卻以失敗告終?記者&&到了中國黃金國際資源公司業務發展部經理童軍虎,但他並未發表任何評論。
有分析師認為,“非洲巴裏克曾在去年10月下調對2012年産量的預期,當時正值中國黃金盡職調查期,很可能耽誤了雙方就收購價的談判。”
公開資料顯示,非洲巴裏克本來預計2012年産量為67.5萬~72.5萬盎司,但調整後的産量為60.75萬~64.1萬盎司,下調了5%~10%。
而據SalmanPartners公司駐溫哥華的分析師DavidWest稱,可能還會有別的買家收購巴裏克,但他並未點出買家的名字。
在倫敦上市的非洲巴裏克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9月底的第三財季,公司收入同比下滑25%至2.65億美元,全部來自於金礦開採;凈利潤為2901萬美元,同比銳減72%。而截至1月8日,非洲巴裏克在倫敦股價收報352.1英鎊,自開年以來累計下跌超過兩成。
提升質量後再售?
但更多的信息顯示,巴裏克似乎因為不滿意中方的收購價,而終止了此次談判。
記者了解到,巴裏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産商,2011年曾出産770萬盎司黃金。近年來,巴裏克面臨成本上升和現金流吃緊的壓力,賣掉非洲巴裏克正好可以解決部分問題。
去年10月,非洲巴裏克將2013年的平均成本由每盎司790~860美元調升至每盎司900~950美元。這意味着,如果金價在2013年走低,公司在每盎司黃金的收益率可能會降低。
但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師的觀點稱,“巴裏克已經暗示中國黃金的收購價低了。由於他們正在做運營評估,這意味着當前主要任務是提升非洲金礦的質量,再以更高價賣出。”
這正好迎合了巴裏克首席執行官JamieSokalsky在8日的聲明:“我們只選擇給巴裏克創造價值,尋找令巴裏克滿意的機會。”
非洲巴裏克在坦桑尼亞的4個礦中屬Bulyanhulu最優質,其預計黃金儲量高達1063萬盎司,開採年限超過25年,金礦品味高達8.5g/t(2011年)。有分析人士稱,只要巴裏克願意投入更多時間,上述礦産就能産生更高的回報。
中國礦企海外並購潮涌
中國黃金此番收購行動一旦成功,將成為中國國有金礦企業最大的金礦交易。此前,紫金礦業旗下全資子公司金宇(香港)國際礦業有限公司收購了澳大利亞上市公司諾頓金田超50%股份,山東黃金(36.68,0.01,0.03%)收購了澳大利亞FocusMinerals公司51%股權。
2008年2月,中國鋁業以140億美元收購了力拓英國公司12%的股份,成為這家全球最大資源開採和礦産品供應商之一的單一最大股東。
隨後,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交易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永安會計師事務所201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僅2008年和2009年,中國企業海外礦業並購的規模就達400億美元,佔過去10年總規模的80%。在海外收購大軍中,除中國鋁業、中國五礦集團等國企外,也不乏漢龍集團等民企。
不過,從這次中國黃金終止收購談判也可看出,中國企業出海並購之路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