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材配股融資延後 行業硬着陸拖累業績
2013-01-04   作者:夏曉柏 彭立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2012年12月25日,曾經的“最牛湘股”時代新材發布公告稱,鋻於公司配股有效期將過,擬將該有效期延後一年。
  去年12月,時代新材決定實施“10配3”配股融資,但時至今日,配股方案獲證監會“放行”已兩月有餘,但公司配股仍然遲遲未見動作。
  時代新材依託前些年高鐵行業的“大躍進”,曾創下業績連年翻番,股價5年暴漲45倍的奇蹟,但近兩年隨着鐵路建設的降溫,對公司的影響也立竿見影:公司業績增長停滯,股價更是從高位直線跌落。
  “配股説穿了就是掏中小股東的腰包,時代新材遲遲不配股,是因為大股東覺得現在股價太低,集不到中小股東多少資,所以想等股價漲上來後再搞。”內幕人士向記者透露。
  不過這一説法遭到時代新材董秘季曉康駁斥,他透露配股延後是因為至今沒有拿到批文。他同時坦承,近兩年高鐵和風電投資的“硬着陸”,影響了公司的業績增長和配股進程。

  靜候行情還是批文未到?
  
  2011年12月,時代新材董事會決議,擬以5.17億股總股本為基數,按照每10股配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股份,配股總數不超過1.55億股,配股募集資金計劃投資於彈性減振降噪製品擴能、高性能絕緣結構産品産業化等5個項目,總投資18.7億元。
  2012年1月13日,時代新材配股方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同年10月12日,配股方案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但延擱兩個多月後,市場等來的卻是“配股有效期延後一年”的消息。
  “參照2012年10月12日11.66元的收盤價,按股價的70%算,公司配股可融資12.6億元左右。”資本市場分析人士稱,這個價格配股,與時代新材18.7億元的項目總投資還有一定差距。
  接近時代新材的內幕人士向記者透露,時代新材配股獲批後,其大股東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機所)和上市公司管理層篤定,高鐵投資在遭遇動車事故“黑天鵝”後將會很快復蘇,公司的業績和股價也會逐步攀升,“因此兩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動靜,公司決定押後到2013年,等股價漲上去再配股。”
  事實上,自2011年12月16日決定配股後的一年多時間內,時代新材的股價基本波瀾不驚,期間既沒大漲也沒大跌,與大盤走勢迥異,截至2012年12月26日區間漲幅為3.4%,成為本年度“最淡定湘股”。
  “配股的話,儘管大股東也要拿現金認購,但更多的是套中小股東的錢,想想,股價每上漲10個點的話,公司得從中小股東處多掏多少真金白銀呀?”前述內幕人士稱。
  他認為,時代新材股價上漲的話,配股價也會相應提高,股價每上漲10%,公司就可以多從中小股東處集資幾千萬元,“因此遲遲不配股是大股東在靜待時機。”
  “絕不是公司或大股東故意拖延配股,確實是因為證監會放慢了再融資的節奏,所以批文還沒有下來,即便現在拿到批文,年前也很難完成,所以只能推遲到2013年配股。”季曉康解釋道。

  “硬着陸”傷及業績

  不過,季曉康並不諱言去年以來高鐵和風電産業“硬着陸”對時代新材業績的傷害。
  財報顯示,2009年、2010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9548萬元、1.9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02.18%、108.86%。但2011年和2012年1-9月,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6.91%、-33.82%,業績增長出現停滯和下滑傾向。
  “公司遭遇了兩個意料之外,一是沒有想到風電會跌入低谷,二是沒有想到高鐵等軌道交通投資會陷於停滯。”季曉康實話實説。
  他透露,2010年時代新材曾增發募資投向風電葉片等領域,彼時風電葉片價格約為140萬元/套,“我們相對保守,按照100萬元/套設計投資,但沒想到2011年行業急速下滑,風電葉片跌到80萬元/套,價格幾近腰斬。儘管銷售收入上去了,但利潤很薄,只是微利而已。”
  時代新材的風電葉片産量大約1000套,僅此一項,公司2011年就至少損失1億元以上利潤,這也成為公司當年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
  此外,高鐵投資等的停滯,對以軌道交通配件為主業的時代新材,打擊更是雪上加霜,“公司2011年和2012年受這個影響很大,2012年前三季度業績同比下滑,與軌道交通投資‘硬着陸’直接相關。”
  而公司此次擬配股投資的項目中,依然有5.56億元投向了軌道交通領域——彈性減振降噪製品擴能項目,而這一項目正是公司2010年增發項目“高分子減振降噪彈性元件産品擴能”的“升級版”。
  “現在是行業低谷,但以後回升是必然趨勢,所以公司在這塊要逢低布局,但未來産品將向出口、汽車減震、特種裝備、地鐵等多個應用領域拓展。”季曉康透露。
  或許是為了平抑産業鏈風險,時代新材此次配股募資還向高性能絕緣結構産品、車用輕質環保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産業鏈上游滲透,“這些都是公司之前一直在研發的技術,現在要進行規模化生産,使公司真正從新材料應用商向新材料生産商延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時代新材:高鐵建設提供強勁增長動力 2009-08-07
新大新材與賽維LDK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2012-12-24
藍星新材三季報預虧約8億 摘星脫帽僅月余 2012-10-09
來伊份三公司IPO被否 泰嘉新材獨立性遭疑 2012-10-09
新材料:新工業革命的物質基礎 2012-07-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