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衞生局日前發布了北京市2011年衞生總費用核算結果,結果顯示2011年北京市衞生總費用佔GDP超過6%,結構持續優化。其中,個人現金衞生支出比2008年下降7.06%。
據介紹,今後衞生總費用總量還要保持持續增加的態勢,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公共投入(政府與社會醫療保險等)比重要繼續擴大,個人現金衞生支出比例要嚴格控制;公共衞生和城鄉基層衞生投入的絕對量和相對比例都需要持續提高。
地區生産總值每增加1%衞生總費用即增加1.56%
衞生總費用是反映一個地區或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全社會用於衞生服務所消耗的資金總額。據北京市衞生局相關人士介紹,2011年衞生總費用核算結果表明,北京市衞生總費用和政府衞生投入增長較快,結構持續優化。
2011年衞生總費用核算結果顯示,2011年,北京市衞生總費用籌資總額為977.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60%。2011年北京市衞生總費用佔地區生産總值(GDP)比例為6.01%,比2010年上升0.24個百分點,為近五年最高水平。衞生消費彈性系數為1.56,即北京市地區生産總值每增加1%,衞生總費用增加1.56%。
政府衞生支出增長速度快於衞生總費用增長速度。2011年政府衞生支出增長速度達到14.01%,高於衞生總費用增長速度。政府衞生支出佔衞生總費用比重為28.19%,比上年上升0.35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市及各區縣財政支出所佔比重為26.25%,比上年上升0.85個百分點,北京市各級財政投入增長速度更快。
個人現金衞生支出比2008年下降7.06%
2011年北京市衞生總費用籌資總額中,政府、社會、個人現金衞生支出所佔比重分別為28.19%、46.37%,25.44%,分別比上年增長0.35、-0.90、0.55個百分點。
北京衞生局相關人士&&,衞生總費用的結構持續優化主要得益於政府衞生投入的持續加大,得益於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和籌資以及補償水平的不斷提高,得益於醫療機構對服務成本和費用水平的主動控制,得益於鼓勵居民到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就診等一系列公共政策。
同時,由於多項惠民舉措的實施,增強了居民的健康意識,激發了獲得衞生服務的潛在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個人現金衞生支出所佔比重出現小幅回升。
但與新醫改工作啟動前的2008年對比來看,2011年個人現金衞生支出比重下降了7.06個百分點,總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為促進個人現金衞生支出比重持續下降,需要進一步擴大公共投入,控制醫藥費用過快上漲,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擴大報銷範圍,引導城鄉居民多利用基層衞生服務。
三級醫院外來就醫費用佔49.77%
2011年北京市衞生總費用籌資來源法核算總額為977.26億元,機構流向法核算的總額為1383.32億元(不含財政對軍隊醫療機構的投入),機構法核算結果比來源法多出406.06億元(41.55%)。據專家分析,大量外地患者來京就醫是造成上述差異的主要原因。
2011年北京市三級醫院住院患者中外來就醫費用佔到49.77%;北京市藥品零售機構中外來居民購藥金額比例為25.41%。北京市衞生局相關人士&&,這既體現了北京作為國家醫學中心城市的地位,又凸顯了北京在衞生資源配置、規劃以及服務組織方面承載的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