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為綠色建築業提供發展機遇
2012-12-28   作者:記者 蘇雪燕 康淼 胡蘇/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新型城鎮化為我國建築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近日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築節能減排産業聯盟共同召開的“2012科技創新綠色人居會議”上,專家指出,新型城鎮化應是綠色、低碳的城鎮化,這就為我國綠色建築産業提供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國節能建築強制性標準仍然偏低,需要採取措施進一步提升、完備綠色建築指標。
  在此次會議上,記者獲悉,《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將於2013年公布,《綠色建築節能方案》也即將&&,這意味着建築設計、建材、智能管理等領域的市場將加速形成,相關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將獲得快速成長機會。

  為綠色建築業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軍在會議上&&,大力推廣和發展綠色人居、節能建築,建設宜居低碳的和諧城市,才能建成“美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預示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人居、建築節能産業巨大的發展機會。”張軍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李佐軍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道路,才能符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就意味着需要進一步推動建築的低碳化、節能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李秉仁&&,發展綠色建築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鼓勵科技創新、推進建築節能。目前建築能耗已經佔到我國社會總能耗的30%,但是隨着建築物數量的不斷增長,建設能耗總量還在不斷的增長。
  按照“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末期,我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51.5%。專家指出,按照“十一五”期間城鎮每年新建建築面積推算,“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累計新建建築面積將達到40億至50億平方米。
  對此,《“十二五”建築節能專項規劃》指出,“要確保這些建築是符合建築節能標準的建築,同時引導農村建築按節能建築標準設計和建造。”同時,《專項規劃》還強調,“城鎮化快速發展直接帶來對能源、資源的更多需求,迫切要求提高建築能源利用效率,在保證合理舒適度的前提下,降低建築能耗。”

  節能建築強制性標准將提高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名譽會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認為,目前我國所執行的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相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來講,仍然較低,未來我國的建築還要向更高的節能目標發展。
  對此,李秉成&&,“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推動綠色建築的政策法規不斷健全,標準體系基本完備,市場化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築將得到全面的推進和發展。
  在本次會議上,記者獲悉,我國在2006年制定的首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自去年開始修訂以來,目前正按照徵求意見稿作出調整,並計劃於2013年3月發布。
  此前,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人士曾&&,由於“十二五”規劃在綠色建築上的任務十分繁重,如果不通過強制手段根本沒辦法完成,“目前,我們還正在&&一些城市、做強制的試點工作。”
  而且,該人士還&&,我國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包括一星、二星和三星,其中一星建築相當於普通住宅,無增量成本,因住建部內部希望我國的綠色住宅呈現金字塔結構,即一星住宅普及,二星由地方政府牽頭負責,三星由中央政府牽頭來做。

  宏觀政策利好綠色建築上市企業

  記者還獲悉,由發改委牽頭,科技部、財政部、住建部等多部委配合完成的《綠色建築節能方案》已獲得國務院批示,並得到修改意見。住建部內部人士稱,一旦這個方案得到公布,綠色建築將從系統政策的角度得到規劃和設計,將是未來綠色建築的綱領性文件。
  此前有報道稱,該方案主要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城鎮及農村新建綠色建築11億平方米,對5.7億平方米建築進行節能改造;2017年起,城鎮新建建築全部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等。方案中包括設立專項發展資金、多項稅費優惠,以及在土地招拍挂中明確綠色建築比例等眾多政策均在醞釀之中。可以預見,“十二五”期間,十幾億平方米節能建築的巨大市場空間將徐徐開啟,這也將給相關公司帶來成長機會。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我國建築節能的市場規模非常大,而且由於建築節能涉及範圍越來越廣泛,2020年前,我國用於節能建築項目的投資將至少達到1.5萬億元。
  有業內專家分析説,“綠色節能方案”的&&,勢必對節能建築材料和保溫材料市場産生較大影響。建築設計、建材、智能管理等領域的市場將加速形成,相關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將獲得快速成長機會。
  平安證券研究員分析指出,建築節能市場可粗略分為節能建材、智能節能技術兩大領域,在相關領域中,很多上市公司都有自身優勢。
  “有關部門在力推綠色節能建築,這對於眾多上市公司有利,已引起了業內關注。”渤海證券李學純&&,包括泰豪科技、中航三鑫、達實智能、延華智能、天晟新材、南玻A等都是業界關注的公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延安造新城削平33座山 城鎮化需杜絕急功近利 2012-12-27
外來工納入保障房計劃是真正的城鎮化 2012-12-27
新型城鎮化給投資市場帶來轉折性變化 2012-12-27
天津大邱莊借力“三改一化”加速推進城鎮化建設 2012-12-27
徵地“變法”意在轉危為機推進城鎮化 2012-12-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