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項措施降低費用 政策組合拳力促物流行業發展
2012-12-27   作者:王穎春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10項措施降低費用 首個園區規劃有望&&

    政策“組合拳”力促物流行業發展

    1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降低流通費用10項政策措施。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有望於近期&&。作為我國首個物流園區行業規劃,規劃有望在金融、用地、水電、交通等配套設施方面&&相關配套政策。
    業內人士認為,流通産業發展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而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也落到實處,細化措施或將陸續&&。隨着《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的&&,物流園區經營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這將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實質利好。

    物流業再受高層關注

    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10項降低流通費用措施具體包括:降低農産品生産流通用水用電價格;規範和降低農産品市場收費;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和惡意佔壓供應商貨款;嚴格執行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加強對公用事業延伸服務的收費監管;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監管;開展農産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等。
    除上述措施外,此次會議還提出,要抓緊落實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徵點政策;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完善試點辦法,降低交通運輸業稅收負擔。加快農村市場和農産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國務院&&相關措施,進一步規範物流業,降低流通成本,主要原因是社會物流總費用依然較高。發改委12月2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1月,社會物流總費用8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增幅比1-10月份提高0.4個百分點。
    該人士認為,降低流通費用上,“減稅降負”成為重要手段。減稅具體指“營改增”。該項措施今年年初在上海試點並逐漸推向全國。從實際效果看,結構性減稅只降低了流通企業部分成本,短期影響有限。降負是指財政、土地、成本等優惠政策,能切實降低流通企業成本,解決流通環節出現的問題。
    “例如措施中提到,降低農産品生産流通用水用電價格,降低偏高的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免徵部分鮮活肉蛋産品流通環節增值稅,三年內免徵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産稅。這些措施將利於農産品、商業零售等板塊,切實降低流通成本。”該人士説。

    細化政策近期&&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述10項政策,僅僅是規範物流行業、降低流通費用組合拳中的第一步,未來相關政策還將進一步細化。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有望於近期&&。作為我國首個物流園區行業規劃,規劃有望在金融、用地、水電、交通等配套設施方面&&相關配套政策,進一步規範我國物流園區建設。
    我國現代意義上的物流園區最早於1998年出現在深圳。2009年,國務院頒佈《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把“物流園區工程”列為9項重點工程之一。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要“科學制定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對納入規劃的物流園區用地給予重點保障。”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中國物流學會發布的《第三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物流園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園區建設缺乏科學規劃、倉促上馬,與區域經濟發展缺乏有效銜接。
    有鋻於此,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建議,應盡快制定&&《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在全國範圍內統籌協調全國性和區域性大型物流園區建設。注重物流園區與鐵路貨場、港口、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布局的統籌規劃,加強物流園區與運輸樞紐之間的有效銜接,實現物流基礎設施的兼容配套,促進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無縫對接。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整合現有運輸、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控制總量、盤活存量。通過資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務提升,滿足物流組織與管理服務的需要。

    相關公司獲益

    業內人士認為,隨着全國物流園區規劃&&,政策執行力度將加大。《規劃》有望帶動各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和技術投資,有利於擁有基礎資源的倉儲企業,推動物流設備、物流信息平台和物聯網技術的直接需求,相關公司也將從中獲益。
    首先獲益的是相關專業品種的物流園區企業。如農産品公司是農産品批發市場和流通龍頭,公司在全國擁有28家農産品實體批發市場,5家網上虛擬市場。公司尚有13個市場在建設,未來將形成17個省份的布局。2011年,公司農批市場實現交易1060億元,佔全國農批交易量的7%。
    類似公司還有九州通。公司在國內醫藥流通行業排名第三位,民營醫藥商業企業第一位,擁有僅有的兩張全國性醫藥物流網絡之一(另一家為國藥控股)。這張網下有21個省級大型醫藥物流中心,30個地區級醫藥物流配送中心,300多個終端配送點,800余家零售藥店,覆蓋全國70%的縣級行政區域。
    規劃&&還將利好擁有大型物流中心的企業。例如飛馬國際,公司為現代物流供應鏈服務商,專注於現代物流服務。公司主營業務分為貿易執行服務、綜合物流服務和物流園經營三大結構。其中能源資源行業供應鏈服務是公司主要業務方向,除了煤炭供應鏈業務外,2011年公司還切入有色金屬供應鏈業務。
    中儲股份是我國最大的倉儲物流企業,是目前行業中唯一擁有央企背景和全國業務的公司。中儲股份主營倉儲物流及物資經銷業務,建立了遍佈全國20多個省的倉儲物流網絡。龐大的倉儲物流資源是公司核心要素,公司倉庫共佔地641萬平方米,庫房面積超過360萬平米,各類物流設備近1000&套,鐵路專用線70多公里。
    除此之外,規劃&&還將利好物流園建設配套相關企業。中瑞思創是全球最大EAS産品製造商。隨着RFID技術與EAS技術融合,電子標籤應用於廣闊物流領域。RFID技術具有無線快速掃描、信息容量大且可修改等優點,不但可以代替在物流體系中廣泛使用的條碼技術,而且可以容納防盜標籤信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超載背後是物流成本居高 2012-12-27
吳睿鶇:超載背後是物流成本居高 2012-12-27
醫藥物流延伸服務凸顯創新浪潮 2012-12-26
治理“三亂”與降物流成本並行 2012-12-24
1號店物流配送被指缺斤短兩 拒絕送貨上門 2012-12-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